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道德与法治 > 九年级 > 考点知识点解析 >

九年级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九年级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培训讲稿(原创)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 宋景堂
    (一)本单元的地位
    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是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内在要求。随着学生年龄的日渐增长,九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听从祖国和人民的呼唤,自觉地承担起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重任,是每一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肩负起这一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就要了解我们伟大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感悟伟大民族精神的力量,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传播者,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培育者和建设者;既要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比较落后的现实,看到我们国家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想问题、办事情,时时处处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本单元有意识地突出了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和伟大民族精神等内容,以落实课程标准有关“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要求。
    可以看出,这一单元既是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深化,又是学生更好地学习第三单元内容的基础。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由主题探究“图说国情与国策”和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组成。
    (三)主题探究活动建议
    1.设计目的
    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材料,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交流,增强他们对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感性认识,培养其调查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学生平时的吃、穿、住、行、用,平时的所见所闻,都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方面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祖国统一等方面的图片材料,收集有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图片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总结,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了解我国的国情,有利于学生理解现阶段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政策,有利于学生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收集、总结材料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过程。走出校园,分组了解有关工业、农业和人民的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有目的地收集材料,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提高动手能力,有利于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统一起来。
    [课件]:通过这一探究活动,特别是通过本单元后面的学习,学生能从许多平常看似耳熟能详的事物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例如,从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还停留在用牛耕地、许多农民还只有初中或小学水平,就更深刻地体会到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这一道理,等等。
    2.操作建议
    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出负责人,明确收集图片的主题及活动结束的期限。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报刊杂志、网络等多渠道收集材料。
    各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行动的路线、时间及要达到的目的。
    收集、整理各小组的图片资料,鼓励学生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写出精彩的旁白,办一期壁报。
    在适当的机会邀请家长、班主任、学校领导参观展览。
    3.应注意的问题
    收集材料的全面性。既要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材料,也要包括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不高等方面的材料;既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也要包括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
    收集材料的渠道宜多样化,不要拘泥于一个方面。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一)本课设计意图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地位;改革的实质和目的;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结晶,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内容安排的依据
    课程标准依据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引言
    本课引言从《走进新时代》这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导入。“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句歌词,形象而又凝炼地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们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导入,开门见山,契合学生的心灵,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的兴趣。“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一句歌词,寓意当代青年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有必要全面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内容。
    第一框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共分三目,即“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一目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方位体会中国日益增强的力量和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从世界舞台这一大的视角来看中国,让学生看到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富起来的中国、强起来的中国。接着,教材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实行改革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马歇尔?迈耶说:“这是19世纪末的美国,只不过它的发展速度更快、势头更猛。这是中国天定的命运。”美国外交学会会长理查德?哈斯指出,美国不应也无力阻止中国崛起。
    接着,从我国人口素质还比较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这方面设计了一个活动,引导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看到我们的不足之处,从而清醒地认识到:(1)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2)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我们不仅要看到自己的差距,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1)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科技进步日新月异;(3)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可以看出,这一目从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存在的差距和面临的压力、不进则退的世界形势三个方面粗略地勾画了“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引导学生对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有一个概略性的了解,为后面讲述中国的国情作了铺垫。教材进一步从强化学生责任意识的角度指出:“我们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就是说,我们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有丝毫懈怠,而要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这就自然过渡到下一目。
    第二目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着陆;
    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的进展;
    ……
    对于社会主义事业长期性、艰巨性的理解,是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水平,而且关系到共产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方略的制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什么时候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清醒、正确,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就符合实际,社会主义事业就蓬勃地向前发展;什么时候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发生失误,我们就产生或急躁或悲观的情绪,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脱离实际,社会主义事业就出现某种程度的失误或者埋下隐患。然而,这又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课题!因而不能不经历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探索历程。
    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指出:共产主义社会要经历由第一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在第一阶段,“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304页)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先是单个国家实行”,“逐步地实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93页)这些论断表明,他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有着科学的预测。但是在比较具体的问题上,他们作为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却一直持十分谨慎的态度。1891年,恩格斯在写给康拉德?施米特的信中委婉地指出:“您的第二个写作计划──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还需要认真考虑;然而,我劝您:放它九年,先不拿出!这是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中最难解决的一个,因为情况在不断地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第123页)
    在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列宁曾试图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遭到挫折以后,他及时总结教训,一再向全党指出:“我们不应该指望直接采用共产主义的过渡办法”,(《列宁选集》第3版第4卷第581页)“这种构想是错误的,是同我们以前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论述相抵触的”,“从1917年产生了接收政权的任务和布尔什维克向全体人民揭示了这一任务的时候起,在我们的理论文献中就明确地强调指出,要从资本主义社会走上接近共产主义社会的任何一条通道,都需要有社会主义的计算和监督这样一个过渡,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资本主义社会愈不发达,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就愈长)。”(同上,第574—575页)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伟大而艰难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曾经有过失误甚至很严重的失误,但是他们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反复总结经验教训,也提出了不少精辟的、富有开创性的科学论断。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成果,这些论断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同志及时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还需要有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68、769页)后来,毛泽东同志通过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事业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又得到进一步深化。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反复强调:“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要准备着由于盲目性而遭受到许多的失败和挫折,从而取得经验,取得最后的胜利。由这点出发,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是有许多好处的,设想得短了反而有害。”(同上,第827、829页)必须肯定,所有这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探索,都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如果说成功的经验为来者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失误的教训就为来者提供了警示的红灯,因而成为我们党的宝贵遗产。
    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探索。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地分析中国国情,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初步全面回答了这一阶段我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基本特征,党和人民的历史任务以及这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等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明确指出:这一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过实践检验,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列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根据改革和建设的新发展,党的十五大在高度评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地位的同时,又从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出发,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并且根据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精神,强调指出:“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事业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和理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它是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带领全党几十年持续艰辛探索的结果,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得出的科学结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伟大胜利,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与发展阶段的统一、中国现实国情与发展道路的统一、党和人民现阶段的历史任务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统一,从而为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除了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落后,而且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现实威胁,一旦放弃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会丧失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取得的一切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基本权利,就会丧失发展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就会葬送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在社会制度上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以后,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所以我们必须改革开放,必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世界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们是在比较落后的起点上进行现代化建设,由于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我们在发展进程中可以而且应该避免资本主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带来的一切恶果,保证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没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没有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所未有的辉煌,就不能解决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没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就没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巨大成就,就不能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开辟更为光明的前景。如果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充分、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就为我们战胜困难、闯过风险,到达理想彼岸开辟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的统一、原则性与策略性的统一。这种统一,充分证明我们党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驾驭复杂局面的执政能力以及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求实态度。
    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重要基础。邓小平同志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在很长的时间里,各国共产党人都把社会主义看作一个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短暂的阶段。1936年11月,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就过早地宣布:“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恢复时期以后,苏联在1952年又宣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已处于“从社会主义不断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时期。这种认识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这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还远远落在美国的后面。赫鲁晓夫上台后,在1959年召开的苏共二十一大上所作的报告中,说苏联已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即全面开展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又通过了一个新党纲,推出了在20年内苏联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计划。这种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观空想,后来当然破灭了。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不再谈建成共产主义,而稍微降了调子,谈什么苏联已“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苏联理论界也为此展开了论证。安德罗波夫上台后,再次降调,以“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代替“发达社会主义建成论”。但这时的苏联根本不够发达社会主义的资格,所以“起点论”仍然是错误的。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有过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毛病。邓小平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头。中国吃苦头不只这十年,这以前,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9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关系重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抛弃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
    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四大报告重申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五大在高度评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三个长期性,进一步强调这个问题。这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当今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用了三十年时间,经过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比较,才开始认识了这个当今中国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实际。从而为我们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一切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取得胜利。
    建国以后的前三十年,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发生的一些严重失误,归根到底都是由于脱离了这个实际;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二十多年,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归根到底都是由于符合了这个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把过去那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方针政策,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原则的教条式的理解和认识,坚决纠正过来,并从这些不正确的政策和思想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使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教材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教材并没有把话说满,而是指出:“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接着,教材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起始时间、含义等作了说明。从总体上看,(1)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是来之不易的。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走了许多弯路,特别是有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失误,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一个实事求是的、一以贯之的认识。
    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邓小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始终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长期探索得出来的成果。党的十五大报告重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逻辑地讲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还存在种种矛盾。由于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只有这一个,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我们党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实际上已经基本解决了。“八大”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从总的精神看,这一论断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是正确的。但是,这个基本正确的认识没有坚持多久,很快就被否定了。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纠正了长期以来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的错误,坚定地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说:“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以历史决议的形式肯定了邓小平的正确论断。党的十三大报告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作了理论上的发挥,指出:“我国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有什么样的主要矛盾,就有什么样的根本任务。在一定的意义上说,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明确了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应该干什么事的问题。
    第三目 “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通过活动探究,引导学生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面对各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始终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考验。
    重视国家指导思想的规定和发展,是我国宪法的一个显著特色和优势。第一部临时宪法性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成文宪法,鉴于当时条件,虽然仅只载入了“新民主主义”,但实际上已经内在地规定了新的国家指导思想。后来历次制宪和修宪,都明确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把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实现了新时期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是继邓小平理论入宪后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充分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当前世界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正处于攻坚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各种考验,应对更多的风险挑战,要使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高歌向前,我们就应该更加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这是历史经验的昭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应该说,要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让初中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我们也看到,学生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现实国情和当今世界复杂的形势也有所了解,只要引导得当,学生还是能够比较好地理解的。
    教材从展现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内在经验的角度设计了一个活动。中共一大、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这几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党的指导思想都作了历史性的决定,表明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之相伴随的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就昭示我们,在各种严峻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流砥柱、不断发展壮大,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的、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这也同时昭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对新的考验,要夺取新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更加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实践、科学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社会实践,是我们党的先进性所要求的,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品质所决定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一点,只要求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宜展开,所以,教材用“相关链接”的形式加以呈现。在讲述的过程中,请注意让学生感受到两点,一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着的指导思想;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讲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与党的先进性之间的内在关系、与党的指导思想之间的关系。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孜孜以求并努力实践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是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前提;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实行改革开放等,都是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荡涤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都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代表好、实现好、维护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请教师多从这些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要从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三个方面全面理解,二是要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明确了这两点,也就在一定意义上讲清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在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内在关系之后,教材进一步明确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而首尾呼应。
    第二框 “党的基本路线”
    该框共设二目,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一目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一目采用从总到分的方式,首先讲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含义,然后分别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进行分析说明。
    第一目从活动导入。我们每一个人都充满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自己的父母亲或其他亲朋好友对于未来生活有哪些想法?这些美好的愿望如何才能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如何才能实现?从这一活动出发引出党的基本路线。
    关于党的基本路线,教材主要讲了这样几点,一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依据,即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也就逻辑地告诉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不是一时一地的,而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二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告诉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先进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是基本路线的具体内涵。党的基本路线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主体是全国各族人民;一个中心是经济建设(不是两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两个基本点而不是一个基本点);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途径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四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列宁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毛泽东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邓小平
    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苏东剧变等极其复杂的形势,我们党和国家任尔东西南北风,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自己,从而经受了各种考验,最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国家日益繁荣昌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有过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造成的失误,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这方面的教训。事实告诉我们,离开了这个中心,满足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无从谈起。
    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邓小平
    列宁说过:“一个阶级如果不能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他还说过:“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毛泽东强调:“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邓小平一贯强调:“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政治是无足轻重的。历史证明,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搞“以阶级斗争为纲”,要吃亏;历史同样证明,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削弱党的坚强领导,也要走弯路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邓小平强调:“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强调指出:“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阶级斗争学说不是他的发明,真正的发明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历史经验证明,刚刚掌握政权的新兴阶级,一般说来,总是弱于敌对阶级的力量,因此要用专政的手段来巩固政权。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江泽民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经济与政治这种内在关系集中体现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在联系上。关于四项基本原则,教材一是明确地指出其含义: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突出其重要地位: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马克思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恩格斯
    我们讲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前提下的改革,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一实质决定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我们说它具有资本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并不等于说社会主义制度一经建立就很完善,也不等于说它在巩固发展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或挫折。社会主义制度所以具有旺盛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到底,是一个体制创新的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但是,这一矛盾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解决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为私人占有,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对抗性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最终方式,只能是推翻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则是非对抗性的,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范围内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与动力。社会主义所以能够通过改革来不断完善和发展,就在于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种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领域最集中的表现,就是执政的共产党人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就中国共产党来说,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她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的这种性质和宗旨,被江泽民同志科学地概括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先进性。因此,共产党人能够超越私有者的一切局限,以锐意进取的革命精神、面向未来的开阔眼界和从善如流的博大胸怀来对待社会主义的实践和体制的完善:更好的和更有利的,就选择;过时的、不适用的,就放弃;不完善、不成熟的,就采取一切办法使之完善和成熟。这种除弊趋利、吐故纳新的能力,就是改革的内在动力,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政治根源。
    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的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两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对外开放的,不过那时只能对苏联东欧开放。以后关起门来,成就也有一些,总起来说没有多大发展。
    

── 邓小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长期以来,我们就吃了闭关自守这个苦头。“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正是在总结这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基本路线把“坚持改革开放”作为一个基本点,党和国家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鉴于第四课专门讲述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此处着力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指出“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总之,经济建设与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的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不断吸取新的经验来丰富和发展的。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第二目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二目也是从活动导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老百姓享受到社会稳定、和谐和国家政策稳定所带来的诸多好处,得到的实惠最多。关于这些,学生和家长有切身的感受。从这一角度立意,通过小青一家对话的方式设置情境、展现过程、合作探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语重心长地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他还说:“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说过来说去过,就是一句话,坚持这个路线、方针、政策不变。”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被选为总书记后说:“这次中央领导核心作一些人事调整,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没有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他还说:“基本路线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我们党所以能够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经受住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坚决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那么,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呢?第一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材用相关链接的方式对此作了补充说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第二是要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我国既面临着“黄金发展期”,又面临着“矛盾凸显期”。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而快速发展的经验,也有因为应对不当而陷入发展陷阱的失败教训。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任务更为艰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可能更复杂、更突出。
    和谐需要稳定,稳定保证和谐。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当今世界很不平静,会有这样那样的磨擦;国内改革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什么时候都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要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最后,教材从总的方面指出,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本框共分三目,即“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团结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这一逻辑出发,本框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讲,以求贯通。
    第一目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第一目的导入活动,是从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人物立意的。在我国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都以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几千年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所说的少数民族,是从与汉族相比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这一点而言的。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在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经济发展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泽民同志用简明的语言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引导学生了解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特点,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根本利益,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奠定了根本政治基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思想相互激荡。这一切必然会对我国民族关系发生深刻影响。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明显上升,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和活动趋于活跃,引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冲突和内乱。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仍然相当活跃,它们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材概要性地讲了其基本含义及其重要性。指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道,确立为我国的三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十五大精神,新修订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从法律上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上的一次与时俱进。
    为了更好地说明我国各民族之意亲密无间的关系,教材引用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江泽民同志的这个概括,既充分考虑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因素,全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生动现实,又着眼于我国民族关系的长远发展,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是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
    第二目 “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第二目首先是一个活动导入。活动过程重在让学生体会各民族在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等方面所具有的权利,活动的落脚点在于引起下文。
    新中国成立后,开辟了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确立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这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并从宪法和法律上作了明确的规定,充分保证各民族人民所享有的平等权利,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我国,讲任务,是56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56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56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56个民族共同的前途。56个兄弟民族情同手足,亲如一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民族相互交融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加深。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在维护民族团结这一点上,我们党和国家从宪法、法律和基本政治制度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公民而言,就要在日常行动中自觉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做到“三个尊重”,要落实到行动上。
    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 胡锦涛
    第三目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第三目主要讲了四方面的意思:一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二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三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四是台湾回归祖国的最佳方式。
    与前两目的编写风格一致,第三目也是活动导入。活动通过学生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让学生一同感受到祖国统一的前进步伐,同时体会到党和政府制定的“一国两制”方针的强大生命力,从而进入教学情境。
    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共同政治基础是: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党和政府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方针能不能变成现实?是不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一个全世界都极为关注的问题。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生动而形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教材中特别指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教材指出:“‘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这两方面的意思是相互关联的。可以说,这一自然段与上一自然段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和发展理论。
    理论的生命力固然在于其自身的科学性,但是,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动人心弦的情景往往能更好地彰显理论的内在魅力。教材在注意理论说明的同时,引用了一组香港、澳门回归的图片,特别安排了一个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情景作为相关链接,意在把理与情、理论的科学性与审美的崇高性交融起来,寓理于情,以情导理。
    接着,以《乡愁》这首情牵华夏儿女的诗引出下文。“血统与历史文化”纽带把台湾人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绑在了一起。只要是中国人,无论在哪里,举头望明月,看到的是玉兔;低头思故乡,仍是李白的韵。
    关于台湾问题,教材明确了这样几点:一是明确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二是‘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三是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方面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但是,“台独”分裂势力却逆历史潮流而动。他们打着“认同台湾”和“民主”、“改革”等旗号,竭力进行“去中国化”、“文化台独”、“台湾正名”等“渐进式台独”活动。他们误导台湾民意,搅乱台湾社会,煽动仇视大陆。他们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体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破坏两岸谈判的基础。他们整军备战,企图以武谋“独”。在各种不断升级的“台独”分裂活动中,最具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是,台湾当局图谋通过所谓“宪政改造”实现“台湾法理独立”,也就是妄图以所谓“宪法”和“法律”的形式,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现状,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严重威胁着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和平统一的前景,严重损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成为破坏台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现实威胁。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一、本课设计意图
    1.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内容分析与建议
    引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这条东方巨龙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外资企业纷纷落户中国。与此同时,大批中国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深入。这一切与我国科学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是分不开的。
    第一框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有两个目。
    第一目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邓小平指出,开放是中国的希望。中国的希望,也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古往今来,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长期共存,相互交流、融汇,促进了共同发展。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发展自己,都必须主动地融入到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去。近代以来,我国为什么长期落后挨打,世界上几乎一切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欺侮过我们,主要是由于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两三百年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孙中山曾经感慨地说过:“中国近百年来,我们的国民睡着了。我们睡了,不知道世界他国进步的地方。”半个多世纪以后,邓小平同志仍然用这一历史教训来告诫人们:“不要脱离世界,否则就会信息不灵,睡大觉,而世界技术革命却在蓬勃发展。”他敏锐地把握世界潮流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把对外开放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并提出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20多年来,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推进,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十分必要的借鉴和巨大的助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借来了他山之石。
    家住武汉的安华特别喜爱看国外的科幻片,安华在美国的网友艾比则对中国的武打片情有独钟。他俩经常在网上交流看电影的感受,并互相推荐最新的影片。
    你能列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吗?
    时至今日,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世界联成一体,各个地区、国家、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不再彼此隔绝。我们说,今天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但这个开放的世界是怎样形成的呢?一般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如同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历史根源一样,经济全球化也可上溯到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76页)世界近现代历史告诉我们,世界各个强国的兴起无一不是得力于对外开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掠取原料,推销产品,输出资本,必然要面向世界。葡萄牙、西班牙的兴起,受惠于最先探索世界的新航路。继起的荷兰是一个海外贸易十分发达的商业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19世纪50~70年代不仅是世界上第一工业大国,还是世界上第一贸易大国。1850年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23.3%,1870年占24.5%。日本在幕府统治时代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所以十分落后;明治维新后,大力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学习和引进西方的文化、科技、先进的教育制度以及生活方式,通过全方位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苏联对外开放的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与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密切相关。从1917年到1921年,是寄希望于爆发世界革命的时期,对外交往以竭力援助外国的革命运动为主要目的。20世纪20年代初,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相继失败。与此同时,国内战争结束后,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任务迫切要求苏联改善外部环境,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关系。列宁说:“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列宁全集》1986年版第41卷第167页)从列宁逝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采用租让制、半租让制(合资企业)、吸收外国贷款、接受西方技术援助、招聘外国技术人员、发展对外贸易等方式,加快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
    1978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78页)邓小平同志在论述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时,还多次把中国的情况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作对比。他说:“六十年代前期我们同国际上科学技术水平有差距,但不很大,而这十几年来,世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差距就拉得很大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2页)他还讲到:“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
    早在19世纪前半期,由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世界就变得越来越开放。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开放。日益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在更深的程度上融为一体,国与国之间知识、科技和文化的交流蓬勃发展。
    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东西。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从人类历史上看,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后来为世界各国所利用,起了很大的作用。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427页)
    在近现代,后起国家在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凡是成功的,都借鉴了先进国家工业化的经验,学习了它们的科学技术和各方面的典章制度等等。日本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明治政府成立后不久,在1868年(明治元年)发布的《五条誓约》中就宣告要“求知识于世界”。1871年日本派出了一个大规模的政府高级代表团,任务之一是调查和研究欧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代表团经过考察以后,明确了要大力发展工商业、努力普及教育、改革政治体制与健全法制、保护个人财产等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重要内容。日本需要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文化,而本国又缺乏足够的人才,于是官方和民间企业都聘用了大批外国专家。日本政府在采取“请进来”的办法的同时,还采取了“派出去”的办法。派往西方国家的留学生是实现日本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虽为战败国,但经济很快恢复起来并迅速发展,原因之一就是实行了“技术吸收性战略”,首先及时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然后加以改进,使之日本化,起到了“后来居上”的作用。日本在掌握国外现代新技术的过程中,大约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和十分之九的研究费用。日本科学技术厅总结说,引进发达国家已经开发的技术,对于在短期内扭转技术落后的局面,扩大生产力,发展经济是极为有利的方法。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社会制度,但它不是仅仅依靠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就可以在一块“空地”上建立起来的。列宁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资本主义社会吸收一切有用的文明成果。1918年,他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中说:“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列宁全集》1985年版第34卷第170~171页)他在此文的提纲中还写道:“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同上,第520页)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也很重视借鉴外国的经验。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说: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参见《毛泽东文集》1999年版第7卷第41页)贯穿《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是“以苏为鉴”,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路。
    邓小平同志在论述四个现代化时,把利用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一项基本方针,作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起点。他说:“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1页)他还从社会主义应优于资本主义的战略高度讲到,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发展中国家不搞开放,就发展不起来。如果不懂得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又闭关自守,根本不可能发展。──邓小平
    第二目 “坚持对外开放”
    经济方面: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
    政治方面:国家领导人互访;
    文化方面: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已经成为世界不可抗拒的发展潮流。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者是跨国公司,一些巨型跨国公司拥有的资产数额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还要高。
    世界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中国需要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需要中国。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可以加深世界各国的依赖,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给各国带来发展机遇。但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掌握制定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主导权,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世界上的国家穷的越穷,富的越富,矛盾日益加深,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呼声日益强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怎样才能趋利避害。
    在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所有国家开放,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二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开放。开放的目的是与世界各国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实行对外开放,体现了我们党超越了那种因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就拒绝和平、发展、合作的冷战思维,下决心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通过学习、借鉴乃至引入人类文明的各种成果,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条道路,在近代以来后兴大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现实社会主义历史上前所未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
    教材结合如何发展国产汽车问题上的两种不同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把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两个必须)
    在邓小平看来,搞对外开放,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中国搞活,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就是“拥有十一亿人的中国正在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说:“鉴于过去的教训,必须改变闭关自守的状态,必须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这样才制定了开放和改革的政策。”“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通过开放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的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江泽民说:“改革开放,必然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乘隙而入。认为要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涌进,就不要改革开放,是不对的。要改革开放,就可能受到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我们如果能真正按照邓小平同志讲的解决好‘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就会把这种影响限制在最低限度。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同时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这是统一的。只有这样,才能把经济搞上去,大大提高生产力,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论党的建设》第30页)
    第二框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二框“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两个目。
    第一目 “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
    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截至2004年7月1日,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4亿。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在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方面。
    2030年左右,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1/5以上。劳动者和退休人员之比为2:1
    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农村人口的10.92%,高出城市1.24个百分点,今后5年内,男60岁、女55岁的农村人口将以每年85万人的速度增长。
    我国13亿多人口,8多人在农村。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32亿,并且每年还以3.2%的速度增长。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男女性别比达119.92,江西、广东、河南等省超过130。
    我国面临多方面的问题。例如:
    粮食供应不足;
    就业压力增大;
    教育经费短缺;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的关系。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从本质上说,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没有对人口的合理控制,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不可能的。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实现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实践证明,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目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目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
    工业污染治理任务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
    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
    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是,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作出选择:是持续发展还是自我毁灭。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把保护环境放在突出的位置;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求得经济的一时发展,绝不能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对立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框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第三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有三个目。
    第一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小明一家三代人“关于科技改变生活”的场景。
    教材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人类历史发展所具有的重大影响,体会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并随着生产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科学发展史,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者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古代,劳动对象特别重要,是影响劳动生产率乃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所以,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工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赞同的口吻转引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关于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的论述,并把劳动工具视为生产力发展以致整个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志。马克思认为,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分,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工具生产。到了现代,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劳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劳动对象的选择和利用,无不受制于劳动者。现代化的自动化生产,主要靠劳动者掌握的科学技术。
    18世纪下半叶,发生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创了大机器工业时代,从而全面开创了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近代工业文明。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从化工、电力和内燃机等工程技术的突破开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原子能和航空航天时代,现代化的大生产普通发展。
    20世纪下半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迅猛发展,使社会生产和消费从传统的机械化、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加强、速度加快,成百上千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新科技革命不仅将更加深刻地影响社会生产力、社会精神生活,也将更加深刻地影响整个社会和人的发展,以及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不仅将改变现有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劳动结构和社会结构,而且将改变人类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的政治观念、经济观念和文化观念。
    有人认为,科学技术不是“加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去的,而是“乘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去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之间不是“加和”关系,而是“乘积”关系。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还有人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不是“乘积关系”,而是“指数关系”。这个观点用公式表示出来就是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离不开掌握高科技的劳动者。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科技、教育方面的差距,是劳动者素质方面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又要从整体上看到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同时,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科学方法,立志报效祖国。
    邓小平说:“经济发展得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
    第二目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在如何处理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经济要上,教育要让,先把经济搞上去,再来发展教育。
    观点二:我们要千方百计,即使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从国与国之间的比较来看,1960~1975年间教育经费的增长,法国为3倍,联邦德国为6倍,日本为10倍,结果是教育经费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比。教育经费增长快的国家也是战后经济发展快的国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国家文盲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表明,1958年,世界文盲率为27.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557美元;发达国家文盲率为2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324美元。
    [课件]
    关于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认识。例如: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教育是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
    请“以民族的希望在教育”为题,发表简短的演说。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要把经济建设转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要这样做,就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课件]: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课件]
    2003年,广东4名打工女青年深感没有文化谋生艰难,回到家乡小学重新读书,成为学习尤为勤奋的“大学生”。
    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课件]
    以前人们的观念是:
    经济→科技→教育
    现在人们人观念是:
    教育→科技→经济
    或者:
    教育→科技→经济
    有人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些国家将成为头脑国家,它们创造并出口知识;而另一些国家则会成为躯干国家,只能引进并使用知识。”世界正在进入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知识社会。知识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知识成本在产品及服务的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例如,在中国生产的“耐克”鞋,生产成本只占其价格的20%左右;中国生产的DVD每台批发价为40美元,其中专利费却占到了21.3美元;中国是计算机的生产大国,但同时也在为微软及英特尔赚钱。美国一位参议院的官员说,所有从中国来的船都是满的,所有去中国的船都是空的。这是因为中国出口的商品必须用船来运输,而美国卖给我们的金融、法律服务、软件等,不用船运,而由飞机运或由专业人士带到中国来。成思危说:“如果我们不想成为只有躯干而没有头脑的国家,就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教育。”
    总之,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权。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教育对于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珍惜学习机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以更好地报效祖国。
    第三目 “科教兴国”
    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英明决策,明确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在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能否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为此,必须大力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选择一些有基础、有优势、有条件、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方向和领域进行攻关,尽快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必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必须促进科技力量整合,打破部门分割,强化组织协调,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形成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强大合力;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使之真正成为进行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关键在人才。要认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善于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胡锦涛)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的科技事业与这个国家的命运紧密相关。世界科技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广阔前景。我们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抓紧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历史反复证明,推进科技发展,关键要敢于和善于创新。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二十世纪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信息论的形成,都是创新思维的结果。正是基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突破性进展,人类创造了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
    2005年,中国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制造的亚太六号B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是中国长征火箭自1999年以来首次进行的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我国还将首次实现中国卫星的整星出口,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提供完整配套的火箭、卫星、地面设备的航天产品及买方信贷一揽子服务的供应商。
    从航天企业参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的竞争,到联想整合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再到奇瑞等中国汽车企业把目光瞄准海外,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为此,人们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国际经济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我们的企业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立足自主创新,才能“走出去”。今天,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乃至整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就可能声名大振,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一旦失去自主创新能力,再强盛的企业都可能日渐衰微。我国有不少企业,仅仅依赖引进技术,结果往往走不出去,因为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技术更优,我们的产品只能被无形地限制在本土。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站得住”。联想能够整合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可以与人家“平起平坐”。中兴通讯的产品能够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收益占公司总收益的40%,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电信市场上让对手不敢小觑,关键就在于它非常重视自有技术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合作是要实力的,竞争是要有关键技术的。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就没有合作的基础。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可能赢得竞争。
    加大科技创新,才能提高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实力,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我们的竞争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的关键核心技术,不会放手,我们引不来。要加快发展,壮大实力,关键还要靠我们自己。加大创新力度,增加创新投入,企业不仅会获得巨大收益,也会辐射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实力。比如,对宇航类产品来说,一份技术创新投入,就能形成一种新的共用平台和三至四项新的核心技术,带来50份左右的经济效益。我国航天企业坚持自主创新,突破了许多关键核心技术,创造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这不仅确立了我国载人航天等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也辐射和带动了数百亿元的产业,有力地推动着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最近,围绕我国纺织品贸易出现的摩擦,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要更好地“走出去”,应着眼于“以质取胜”,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竞争力。这里的关键就在于,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让高新技术产品“走出去”,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让附加值高的产品“走出去”,这样,我们才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
    第四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共有两个目
    第一目 “我们共同的家园”
    人们常说:“森林是地球的肺,损伤了肺,地球就会窒息。”森林覆盖率仅为的中国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每年因此减少森林蓄积量200万立方米。
    1棵50年树龄的大树的综合价值是19.6万美元。它的功能包括: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等。
    如果它被砍伐,可以制成6000~8000双筷子,价值不到40美元。
    生活中还有哪些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由此引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近几十年来,我国水资源日益告急,1985~1997年,我国自然湖泊总数减少了19%,总面积缩小11%。地下水超量开采引起的地面下沉,正在危及华北、华东。1952~200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2.82亩减少至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相当于12个上海市或半个安徽省的国土面积。
    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如果我们在改造自然的时候,只是一味地索取,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
    第二目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地球,与其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如说是子孙借给我们的。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欲。
    天堂和地狱的大门钥匙就捏在人类自己的手中,保护好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天堂花园;破坏了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地狱坟场。
    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2.请你设计一条宣传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广告。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发展战略的艰难选择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给人类前进的道路上蒙上了一层暗淡的阴影,并且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面对人类自身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1972年,两位美国学者出版了一本《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一书。“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随即传遍全球。同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有114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为了当代和后代,保卫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的紧迫目标;它必须同世界经济与发展这个基本目标同步协调地发展。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这个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183个国家和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为。联合国在会后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以协调各国行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性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胡锦涛说:“可持续发展战略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的福祉,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各地区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对我国来说,抓好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尤为重要。一方面,总体上资源紧缺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比如,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资源压力日益增大。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是难以为继的。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要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要发挥科技进步在促进资源节约中的作用,推动节约资源的科技开发,及时推广资源节约方面的科技成果,支持和引导企业淘汰浪费资源的工艺、技术和产品。要通过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节约资源的重大意义,促进全民牢固树立节约资源观念,培育人人节约资源的社会风尚,坚决遏制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现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的重要基础。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治理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要加大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力度,严格控制高污染项目,淘汰高污染行业,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尊重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我们在抓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人文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优化,努力使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能给后人留下赞叹,而不给后人造成遗憾。”
    专家介绍,导致中国土地沙化的原因除了气候干旱等自然因素外,主要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即滥垦、滥伐、滥牧、滥采以及滥用水资源。
    为此,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土地沙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质量下降,缩小了人类生存空间,是成千上万生态难民出现的最重要原因。“中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近4亿人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祝列克说。祝克列同时指出,尽管防治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治理后的沙区生态系统远未达到稳定状态,可能出现逆转。同时,中国还有50多万平方公里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和近32万平方公里的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至少需几十年才能完成治理任务,而且治理难度越来越大。此外,导致荒漠化和沙化扩展的各种主要人为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利气候对加速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的影响亦不可低估。
    “因此,中国防治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这位国家林业局负责防沙治沙的官员说。祝列克说,需要努力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人民保护生态、防沙治沙意识,同时还要完善法律法规,用制度约束各种造成沙化的行为,加大对相关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才能使中国防治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果。据悉,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进一步科学规划了防沙治沙工作。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在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科学审视国际形势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各国发展实践的推进,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注重社会变革的发展,从提出可持续发展到注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特别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许多国家都在围绕抢抓发展机遇,调整发展战略。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对此,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
    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质上是一条超越传统工业化道路,追求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它新就新在一个“和”字上。对外是和平发展,而不是靠武力扩张去掠夺别国资源;对内是和谐发展,而不是靠拼消耗去搞掠夺式经营、要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蓝天、碧水、青山、绿地……是现代人时刻向往的梦中家园,石油、煤炭、森林、淡水是现代经济发展须臾不可缺少的资源。在我国这样的大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浙江永嘉农民陈飞立志环保事业,在家乡珠岸村倡导建立“中国无塑料袋第一村”。珠岸村的村民们开始拎着篮子或者用环保纸袋去买菜,全村9个菜市、商铺,也将统统撤下塑料袋。
    陈飞的倡导和珠岸村村民们的身体力行,体现的是一种可贵的现代公民意识。不用塑料袋不是一件大事,但展现的却是现代文明的新理念。
    环保不仅应该在法律规范中有所体现,更应该内化为一种生活理念,一种生活习惯。“行胜于言”,治理污染没有局外人,保护环境没有旁观者。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本课内容结构及教学建议
    1.本课内容结构
    本课由“灿烂的中华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两框组成。第一框主要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会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了解薪火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认识到中华传统美德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第二框主要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引言
    [课件]
    2002年12月3日,在蒙特卡洛世界博览会申办现场,中国代表团向与会人员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赢得人们热烈的掌声,也迎来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的好消息。除了今非昔比的强大国力、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等因素外,是5000多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了世界。
    本课引言首先从2002年12月3日申办世界博览会这一具体情景逻辑地引出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具有什么样的魅力和特点?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种引言设计方式,意在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
    这一框共有两目,即“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第一目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提到中华文化,你们会想到什么?
    中国的旗袍很别致!
    中国功夫很厉害!
    我想去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
    ……
    教材安排这样一个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增强对中华文化的感性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中华文化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掌握的资料进一步拓展,如《道德经》在欧洲的影响、《孙子兵法》在日本的影响、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以及学生家乡有特色的民居、戏剧、服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等,启发学生从多个方面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拉近学生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距离。
    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在数千年历史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二层意思主要是突出中华文化的力量。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西亚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以及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或由于地震、洪水、瘟疫、灾荒,或由于异族的入侵,或由于内部的动乱,这些古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惟有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文化为全民族传承着共同的思维方式、传统风俗和精神遗产,进而在现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水平的基础上,在民族发展的共同境遇和未来前景基础上,形成全民族认同的价值取向和向心力、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这种全民族认同的价值取向、向心力、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有着巨大的凝聚力量、动员力量和鼓舞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瑰宝,是一种强力粘合剂。它不仅能使民族大家庭成员具有内在的认同感、归宿感和向心力,而且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进步和繁荣兴旺。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纽带。民族文化不仅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素质、共同社会心理和共同语言的人群团结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而且将国内不同的民族共同体联结成为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就是以这种共同文化纽带联结成的民族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在共同的区域繁衍生息,有着共同的奋斗经历和风俗习惯,产生了共同的文化标志和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是国内各民族和海外华人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亲和力以及共同奋斗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础。在当代中国,中华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的精神支撑。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世纪坛序
    第三层意思是讲中华文化总的特点,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教材用列举的方式讲了博大精深的意思,旨在给学生一个大概的印象。
    失败乃成功之母。
    吃一堑,长一智。
    车到山前必有路。
    天无绝人之路。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第四层意思讲中华文化的地位及其影响。关于中华文化的地位,是从其在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地位来说的;关于其影响,教材讲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特别是中国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这样写的用意有三点,一点是说明中华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突出优良传统文化这一方面,不直接提及中华文化中落后、消极的方面;二是优良传统文化是与时俱进的,不是凝固不变的;三是开启下文,下面讲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都内在于优秀中华文化之中。这里讲优良历史文化传统的作用,与下文讲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是一种呼应关系。
    第二目 “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主要讲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及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特性。作为中华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教材主要采取列举的方式,让学生有一般性的了解。
    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比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
    [课件]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志存高远”,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理想人格的崇高道德理想。
    二是以集体为本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是捍卫道德尊严,“守死善道”的精神气节。
    四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五是崇尚人伦和谐的道德传统。
    六是注重道德内省和躬行践履的道德传统。
    应该明确的是,这些传统美德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不是靜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中华传统美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从相关链接中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化,“南京路上好八连”昔日的“三件宝”变成了今日的“新三件”,过去讲节约要求做到的“五个一”变成了现在提倡的“五个一点”,形式变了,但优良传统的精神没有变。我们最好不要拘泥于教材中的相关链接,而要进一步加以发散,如过去讲爱国往往与忠君相联系,今天我们讲爱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是有机统一的;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是要求我们过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主张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等等。只有创造性地结合学生的实际运用教材中提供的相关材料,才能体现老师的能动性。
    讲了传统美德与时偕行的特性之后,最后照应一下前面的内容,以进一步说明中华文化是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在讲解本框内容时,请注意两点。一是对于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容可适当作一些引申,但切忌过深;二是要时刻注意到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不是外在于学生而是内在于他们的生活和血液之中的,要关注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他们的深刻影响。
    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这一框共设两个目,分别是“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民族精神我传承”。
    第一目 “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请用具体人物或事件加以说明。
    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
    这一目依次讲了四层意思。
    首先,从一般的意义上,让学生体会到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人要生存和发展,要有一点精神,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就更是如此。因为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具有巨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其次,具体阐述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及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一个整体。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兴邦这个主题。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这一民族精神的核心,教材用相关链接的形式说明两点:一是爱国主义具有时代性;二是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有机统一的。这些内容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祖国统一,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一内容。
    再次,讲了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支撑性作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但是,我们民族非但没有在种种考验面前沉沦和屈服,反而在百折不挠的奋斗中崛起。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的不竭精神力量。关于这一点,请结合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地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悲壮历史进行讲解,把比较抽象的道理与生动的材料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件]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将士。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当年率领红军长征的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毛泽东的这段话。
    你能把握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吗?
    最后,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这一内在品质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教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时期进行说明。从教材设计的角度,我们先安排了一个有关长征精神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运用的是以点带面的方法。在这段宋体字后面,安排了“载人航天精神”这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精神丰富发展的典型,以与前面的活动相呼应。
    [课件]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应该明确的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体现在革命传统之中。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宝贵财富,是对传统美德的升华。革命传统既继承了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精神,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极大地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革命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对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永远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二目 “民族精神我传承”
    [课件]
    中国中学生一行来到里昂郊外的葡萄酒博物馆,了解法国特色之一的葡萄酒文化。来到富丽堂皇的大厅,赫然可见大厅中央一个类似壁炉的东西上面插有美、英、日、俄、德、法六国国旗。负责接待的法国代表告诉中国学生,那个好似壁炉的东西是用来放国歌的,不过没有中国国歌。带队老师提议大家一起清唱,顿时,令人振奋的中国国歌响彻整个大厅,各国的客人都放下手中的酒杯,和着国歌的曲子打起了节拍。最后,大厅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些中国学生的行为为什么会赢得热烈的掌声?
    你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吗?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这一目主要讲了为什么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两层意思。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一个民族要自立、自强、自尊、自信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经济、政治上要独立,文化上也要独立。一个没有文化独立的民族,必定成为其他国家的附庸,丧失发展、壮大的机会。关于这一点,发达国家都有深刻的认识。在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既面临发展的契机,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能不能弘扬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是关系我们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大现实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教材强调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出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二是指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要具有生机和活力,就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那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民族精神增添了哪些新的因素呢?教材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等不断增强,都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关于这一点,有许多学生感同身受的鲜活材料,教师要善于凭借并加以发挥,以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自立自强意识、开拓创新精神等。在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点上,教材指出:“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教材设计了一个活动,对此点作了具体的说明。请教师结合该活动进行发散,扩展学生的思维。
    在讲解这一课的过程中,还请教师注意两点,一是要从内在关系上把握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三者之间的关系。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传统文化中来的,离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后两者的教育就必然落空。讲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涵养浩然正气,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让传统美德深入学生的心灵,化为他们的行动。因此,要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升华学生的情感。
    弘扬民族精神重在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民族精神的大厦是世代中华儿女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有条件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既表现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也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还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能够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把个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化作励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为建构民族精神大厦添砖加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