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试题(第1课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48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试题(第1课时) 天津市宝坻区周良街道初级中学 张淑仿 一、选择题 1.奶奶在小商贩那里买到一个银手镯,小红认为它可能是假的,准备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索中的(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 考查目的:科学探索的过程。 答案:B。 解析:科学探索的过程应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观察实验现象进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手镯可能是假的是假设,拿磁铁来吸一下是实验过程,而观察是需要动用身体感官去感受的,不经过实验也就不能做出结论。所以选择B。 2.在蜡烛燃烧实验中,下列叙述属于描述石蜡物理性质的是( )。 A.石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B.石蜡燃烧前先熔化成无色液体 C.石蜡燃烧时发出黄色的光,放出热量 D.石蜡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考察目的:学习描述化学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答案:A。 解析:A项描述的是石蜡的物理性质,B项是石蜡发生的物理变化,C项描述的是石蜡燃烧的现象,D项是实验结论。 3.小军对一支红蜡烛未做验证就做出如下判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有油腻感 B.难溶于水 C.密度比水大 D.硬度大 考查目的:石蜡的性质。 答案:C。 解析:手拿一支蜡烛就可以感觉到油腻感;用小刀切或用指甲划都可以留下印记,所以说石蜡质软;切下的石蜡放入水中会浮在水上,说明石蜡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 )。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灰烬 考查目的:蜡烛燃烧的结论。 答案:C。 解析:探究蜡烛燃烧时,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时有水雾形成,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时,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蜡烛燃烧后既生成了水又生成了二氧化碳。 5.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 A.放置在内焰的部分被烧黑最明显 B.放置在焰心的部分被烧黑最明显 C.均匀地被烧黑 D.放置在外焰的部分被烧黑最明显 考查目的:蜡烛燃烧时的现象。 答案:D。 解析:因为蜡烛的火焰外焰温度最高,所以放置在外焰的部分被烧黑最明显。 6.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小丽得出如下结论:①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②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③燃烧时发光、放热;④燃烧时发生了物理变化。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查目的:蜡烛燃烧时的现象及分析。 答案:D。 解析:蜡烛燃烧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出现了新物质,所以应该是化学变化。 7.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 )。 A.比水大 B.比水小 C.与水一样大 D.无法判断 考查目的:石蜡的性质。 答案:B。 解析:现象很明显,石蜡浮在水面,说明石蜡密度比水小。 8.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了( )。 A.蜡烛中含有水 B.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 C.可能是空气中的水,不足以证明什么 D.可能都正确,但还要有进一步的实验证明 考查目的:蜡烛燃烧现象的分析。 答案:B。 解析:干燥的烧杯内壁的水是新生成的物质,原来蜡烛中是没有的,也不是空气中的水,A、C、D都是错的。 9.对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蜡烛受热时从顶部开始逐渐熔化成液态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 C.火焰分成三层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考查目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区别。 答案:D。 解析:实验现象是指实验过程中所看到的或所感受到的变化情况。初学化学时,学生往往分不清楚什么是化学现象,什么是化学变化。蜡烛燃烧时,从顶部开始逐渐熔化成液态,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火焰分成三层,这些都可以看见,都属于蜡烛燃烧时发生的现象。D选项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看不见,摸不着,要通过实验方法证明其存在,属于实验结论。 10.在蜡烛燃烧实验中,下列叙述属于石蜡性质的是( )。 A.石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B.石蜡燃烧前先熔化成无色液体 C.石蜡燃烧时发出黄色的光,放出热量 D.石蜡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考查目的:现象、结论和性质的区别。 答案:A。 解析:石蜡燃烧前先熔化成无色液体和石蜡燃烧时发出黄色的光并放出热量都是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的,属于蜡烛燃烧时的现象。石蜡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通过观察现象后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而石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概括了石蜡的颜色、状态和溶解性,属于石蜡的物理性质。 二、填空题 1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下图)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选填a或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________。 考查目的:对蜡烛燃烧的探究。 答案:(1)小 (2)a 外焰 (3)水珠 浑浊 二氧化碳 解析:火柴杆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不同变化。焰芯缺乏氧气,温度较低,故炭化速度最慢;内焰温度高于焰心,但氧气很不充分,炭化较慢;而外焰燃烧最充分,温度高,火柴杆的炭化速度最快。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而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依据上述性质,可以证明蜡烛燃烧的产物。 12.把某种金属用铁制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性质有: (1)硬度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2)密度比水的_____(填“大”或“小”); (3)颜色_______________。 考查目的:对物质性质的概括能力。 答案:(1)较小 (2)小 (3)白色 解析:这是一道信息分析题,从信息中不难找到“小刀轻轻切下”,可以用小刀切下说明其硬度较小;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白色是信息里直接给出的。 13.蜡烛刚熄灭时,烛心会冒出白烟,点燃该白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目的:蜡烛燃烧的现象及分析。 答案:白烟燃烧并引燃蜡烛 白烟是石蜡蒸气 解析:熔化的蜡烛在焰心处产生石蜡蒸气,在外焰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刚熄灭时,从内焰蒸发出的石蜡蒸气没有燃烧,遇冷凝结,生成白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