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化学 > 九年级下册 > 同步检测 >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同步测试(第1课时)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同步测试(第1课时)
    石家庄第41中学 刘 萃
    一、选择题
    1.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H2S),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硫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化氢由2种元素组成                       B.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氢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氢硫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考查目的:酸和性质、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C项石蕊溶液遇酸变红。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B.服用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考查目的:中和反应原理的应用。
    答案:A。
    解析: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A项熟石灰是碱,硫酸铜是盐,发生的反应时复分解反应,但不属于中和反应。
    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考查目的:中和反应原理的应用、物质的用途。
    答案:B。
    解析:A项食盐是常用调味品,B项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C项干冰可以用于制冷可用于人工降雨,D项盐酸可以和铁锈成分氧化铁反应。
    4.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SO2+2NaOH==Na2SO3+ H2O         D.Zn+CuSO4==ZnSO4+Cu
    考查目的:中和反应的判断。
    答案:B。
    解析: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B项的氢氧化钠是碱,硫酸是酸。
    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C2H5OH和NaCl溶液(闻气味)      B.NaOH溶液和稀H2SO4(酚酞试液)
    C.Ca(OH)2溶液和NaOH溶液(稀盐酸) D.KMnO4和KClO3(观察颜色)
    考查目的:物质的鉴别。
    答案:C。
    解析:A项酒精有气味,还可以和氯化钠溶液区分,B氢氧化钠是碱性的,能使酚酞变红,稀硫酸是酸性的 ,不能使酚酞变色,C项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可以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但是都没有明显现象,D项高锰酸钾是紫色的,氯酸钾是白色的。
    6.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考查目的:重要化学反应的现象。
    答案:B。
    解析:B项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但是反应现象不明显。
    7.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考查目的:物质的用途。
    答案:C。
    解析:固体二氧化碳也就是干冰,升华吸热,故可以做制冷剂,能用于人工降雨
    8.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D.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考查目的:物质的鉴别以及中和反应的应用。
    答案:B。
    解析:A项肥皂水分别加入硬水和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B项燃着木条在氮气中和二氧化碳中都不能燃烧,所以不能用于鉴别,C项利用中和反应,熟石灰可以中和盐酸,D项紫色石蕊溶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
    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考查目的:初中化学常见概念的理解。
    答案:B。
    解析: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只有中和反应,例如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B项考察化合物概念是正确的,C项只含有一种元素的不应是单质,也可能是相同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D项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不只有活泼金属,例如碳酸盐也可以和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10.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①表示的是化合反应
    B.图①表示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图②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 反应生成了H2O
    D.上述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
    考查目的:从微观理解中和反应。
    答案:B。
    解析:B项所述图①表示的反应物氢气和氯气都是单质,元素化合价为零,生成物氢元素化合价是+1,氯元素化合价是-1。
    二、填空题
    11.小天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忘了滴加指示剂。为确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1)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欲选用两类不同的试剂进一步探究,他可以选择的试剂:①         ;②          。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没有恰好完全反应,而是酸过量加入试剂①观察到的现象应是          
    考查目的:中和反应实验、指示剂变色和酸的化学性质。
    答案:(1)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或中性(2)①紫色石蕊溶液②pH试纸(答案不唯一)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了证明反应发生需要借助指示剂帮忙。本题第一问考察指示剂变色情况,第二问中进一步探究的思路就是确定是否恰好中和,会有三种情况:恰好中和、酸过量、碱过量,那么用紫色石蕊溶液或者pH试纸都是比较简便能区分这三种情况的。
    12.向盛有10mL 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      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考查目的:中和反应。
    答案:(1)10  (2)红色   无色  (3)NaCl、HCl。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了证明反应发生需要借助指示剂或者pH的测定。当pH=7时溶液为中性也就是恰好中和时,pH<7溶液呈酸性,也就是酸过量,此时溶质应该有生成物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当pH>7时溶液呈碱性,也就是碱过量。
    13.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无色酚酞溶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由   色刚刚变为   色时,则为中性。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钙粉末,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考查目的:中和反应。
    答案:酸性  中性   变红  中性或酸性    OH-    稀盐酸  红  无
    HCl+NaOH==NaCl+H2O    有气泡   Zn+2HCl==ZnCl2+H2↑。
    解析: 当溶液为中性也就是恰好中和时,溶液呈酸性是因为酸过量,溶液呈碱性因为碱过量。由于滴加酚酞不变色,说明溶液时中性或酸性,溶液如果呈酸性,问题就从酸的化学性质考虑,算可以和碳酸盐产生二氧化碳,也可以和活泼金属产生氢气。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