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检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0:11:28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我的母亲》检测 深圳龙岗新秀学校 叶新红 基础知识夯实 知识梳理·温故知新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文zhōuzhōu( ) yì( ) 管shù( ) 广mò( ) zé fá( ) 宽shù(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1)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分。 ( ) (2)她有时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污辱。 ( ) (3)如果我能宽怒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4)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 4.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句中横线上。 (1)我母亲待人最 (A.慈祥 B.仁慈 C.仁义),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2)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 (A.找 B.求 C.央)一位邻居本家来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3)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 (A.容忍 B.宽容 C.忍让)。 5.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经典语段精练 课内精练·精心剖析 阅读课文4~7段,完成6~9题。 6. 从全文来看,选文第一段在内容与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7. 选文第二段说母亲重罚“我”后,却“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说明母亲有怎样的性格? 8. 选文最后两段是什么关系?并概括该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9.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也是世界上最崇高的爱。你认为选文中母亲的爱表现形式有哪些?请分别加以归纳。 课外探究·发散思维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跟陌生人说话 刘心武 有一次,我和父母回四川老家探亲。在火车上,同一个卧铺间里的一位陌生妇女问了母亲一句什么,母亲就热情地答复起来,结果引出更多的询问,她也就更热情地絮絮作答。急得我用脚尖轻轻踢母亲的鞋帮,母亲却浑然不觉。 母亲晚年有段时间住在我家,有时她在附近街上活动,那跟陌生人说话的旧习依然未改。街角有个从工厂退休摆摊修鞋的师傅,她也不修鞋,走去跟人家说话,那师傅就请她坐到小凳上聊。他们从那师傅的一个古旧的顶针聊起,俩人越聊越近;原来,那清末的大铜顶针是那师傅的姥姥传给他母亲的,而我姥姥也传给了我母亲一个类似的顶针。聊的结果是那修鞋的师傅认了我母亲为干妈,而我母亲也把他带到我家, (A.仍然 B.俨然)亲子相待。我和爱人孩子开始觉得母亲多事,但跟那位干老哥相处久了,体味到了一派人间淳朴真情,也就都感谢母亲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盈的乐趣。 现在父母去世多年了。母亲和陌生人说话的种种情景,时时浮现在心中, (A.浸润B.滋润)出丝丝缕缕的温馨;但我在社会上为人处事,仍恪守着父亲那不跟陌生人说话的遗训,即使迫不得已与陌生人有所交谈,也一定尽量惜语如金,礼数必周而戒心必张。 前两天在地铁通道里,听到男女声二重唱的悠扬歌声。走近歌唱者,发现是一对中年盲人,我想等他们唱完最后一句再给钱。他们唱完,我向前移了一步,这时那男士仿佛把我看得一清二楚,对我说:“先生,跟我们说句话吧。我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更重要啊!” 我举钱的手僵在那里,心里涌起层层温热的波浪,每个浪尖上仿佛都是母亲慈爱的面容……母亲的血脉跳动在我喉咙里,我意识到,生命中一个超越功利防守的甜蜜瞬间已经来临…… (有删改)
①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②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2)主持人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准备编辑成册,请你为这个册子设计一个好听的名字。(6个字以内) 我的素材宝库 胡适母亲其人 胡适的母亲名叫冯顺娣(1873-1918),绩溪七都中屯人,是一位贫穷农家的女孩。在家中是长女,上侍父母,下扶弟妹,勤劳动,善持家,深得父母与邻里的称道。16时与大她23的胡适的父亲胡传结婚。在过了时间上有六年的夫妻关系,实际上只有三年的夫妻生活后,胡传病逝,冯顺娣二十三岁就守寡了,又过了二十三年守寡持家教子“望子成龙”的艰苦生活。胡适14岁离家赴沪读书后,至胡母逝世,母子在一块生活的时间一生只得半年多的时间,母子的亲情,靠书信维系。 胡适的母亲是有一幅菩萨心肠的母亲。胡适父亲在台湾任官时,每遇部下犯了过失,她总是代为求情。在胡适的大家族中,“自奉极菲薄,而待人接物必求丰厚,待诸孙皆如所自生,衣履饮食无不一致。”一生行实,至信至诚,大德大义,是一位从艰难痛苦的生活中,表现出仁慈、温厚、勤俭、严正,识大局、能容忍、肯体谅人的种种母亲的最高德性。冯顺娣作为一个二十三岁就守了寡的年轻母亲,以母亲的本性,母子连心,爱子如命,是她活在人间的唯一的精神支柱。而她把疼爱儿子的一切深埋在心里,而在一切母子生活的外表景象中,她从不溺爱,胡适幼小时身体不够强健,她显示出一个十分厉害的“严父”的样子,从严管教,一丝不苟,使小胡适养成了一个“男娃女孩”的性情。小胡适做错了事,说错了话,绝不饶恕。小错,等到第二天清晨儿子醒来时教训。重的,当天夜深人静时,关了房门,责备胡适,然后行罚。她一门心思,要儿子“读书,读书,再读书。”冯顺娣作为贫穷农家的女孩,原不识字,婚后在丈夫的关怀下,教妻儿认识他自己创作的《学为人诗》的方块字,冯氏认识了一千字,三岁多的胡适认识了七百多字。冯氏虽不识字,但很识事。粗通文字后,母子都有着“书理”的共性。胡父死后,留下遗嘱,“要胡适好好读书”。冯氏只有一个信念:“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指她的丈夫),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冯氏终生如一坚持这一理念,秉承丈夫要儿子好好读书的遗言,对幼时胡适的读书学习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抓得很紧很紧,不惜全身精力和财力。一是坚持晨教。每天早晨,令胡适披衣起坐,反省自身,昨天做对了什么事,做错了什么事,要一一汇报。然后教训他要天天好读书,奋发上进,要和睦朋友,尊敬老师,敬重老人,做一个好小孩。所以胡适天天第一个拿钥匙开校门,扫地,从不“懒学”,被村人称叫“小先生”。二是坚持投资,在家庭经济紧手的情况下,舍得教育投资。胡适在上庄开蒙的第一年,规定每年交两块银元,而冯母交了六块银洋,最后一年增到十二块银洋。老师为胡适“加餐”。老师不但教书字,还讲书理。胡适后来说:“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三是舍身促进胡适读书。胡适留美时,冯氏在家中经济非常紧张,省吃省用,精神负担重,年轻力壮的中年,就累坏了身体。在胡适留美期间,晓得胡适盼望《古今图书集成》的经典著作,恰巧村人持有该书愿意出卖,胡母靠典当首饰和借贷,凑下八十块银洋买下,给儿子寄去美国。正因为爱之大深,“望子成龙”大切。1904年她硬着心肠将实足十二岁的胡适送往上海求学,“临别时装出很高兴的样子,不曾掉一滴眼泪。”胡适留美期间,冯氏患了一次重病,她顾虑不测,拍了一张照片珍藏起来。说我这番真死了,千万不要告诉我的儿子,仍按经常每月修家书去美国报平安。胡适初去留学,冯氏给儿信中说:“汝得偿出洋夙愿,吾家家声从此可期大振,心境为之泰然。家用虽紧,幸可勉强支持,汝尽可不必纪念。”并教导儿子,说:“一切费用皆出国家,则国家培植,汝当努力问学,以期将来为国家有用之才,庶上不负国家培植之恩,下有以慰合家期望之厚也。”“尔总要学业名誉出人头地为第一要义。”胡适留美快完成学业时,冯氏又致信:“予意尔回国后,当以置身教育界惟最佳,以尔平日惠行,万不可居政界。” “一个伟大人物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好的母亲。”冯顺娣是也!冯顺娣养育了一个“时代的胡适”,开一代“风气的胡适”,冯顺娣的牺牲精神是永远不朽的,是会永留人间的,是一代女性的楷模! 参考答案 1.绉绉 翳 束 漠 责罚 恕 2.(1)份 (2)侮 (3)恕 3.(1)“野蛮”无贬义,“野蛮的孩子们”指健壮、淘气敢冒险的孩子。 (2)“混”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我“混”应有人管束,引起对母亲的怀念;没有人管束,能“混”,说明母亲给我的教益大。 (3)仁爱、慈祥。 (4)依据事实问明是非。 4.(1)B (2)C (3)A 5.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自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6. 在内容上的作用是引出主题,由前三段对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的描写,引到对母亲的描写;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7. 说明母亲刚强(好强)的性格。 8. 总分关系。先说母亲对“我”的影响之大及教育态度,再具体举例。主要内容:母亲对“我”很严厉,不允许“我”犯错。 9. 表现形式:“严”“爱”分明。对“我”做人管教严厉;对“我”的关心疼爱又是毫不吝惜的。 10.B A 11.惜语如金、礼数必周、戒心必张。 12.“我”对母亲跟陌生人说话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13.超越功利 互相信任 真诚相待 14.略 15.(1)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②略(围绕班会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2)略(围绕班会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