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4:11:43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 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 高会学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因为盛世最重要的反映是经济方面的繁荣。古代经济繁荣的主要表现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唐朝开元年间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农耕技术的发展、蔬菜新品种的传入、茶叶的种植以及农业工具的改进等方面。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丝织业和陶瓷业技术的提高方面。商业的繁荣则主要通过对长安城的介绍来体现。盛世经济的繁荣的表现如下: (1)农业:修建了40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大量栽培早稻,一年两熟耕作制度已经出现;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那时人们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积极抗旱,治理蝗灾。 (2)手工业:丝织品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是世界艺术的珍品。 (3)商业:唐朝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人士,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 曲辕犁:晚唐时陆龟蒙的《耒经》,记载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重大改进有三处:①长直辕改成了短曲辕。旧式犁长一般为今9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辕犁长合今6尺左右,只及牛后。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节省畜力。由旧式犁的二牛抬杠变为一牛牵引。而且,由于占地面积小,这种犁特别适合在南方水田耕作,所以在江东地区得到推广。② 加装了犁评。由于犁评厚度逐级下降,推进犁评,使犁箭向下,犁入地深;拉退犁评,使犁箭向上,犁入地浅,可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③改进了犁壁。唐时犁壁呈圆形,因此又称犁镜。可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以减少前进阻力,而且能翻覆土块,以断绝草根的生长。这种犁出现后逐渐推广,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耕犁至此已基本定型,这是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 筒车:各种水车广泛用于农田灌溉,是唐朝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一种利用水力转动的筒车。筒车用竹或木制成一个大型立轮,由一个横轴架起,可以自由转动。轮的周围斜装上许多小竹筒或小木筒。把这个转轮安置在溪流上,使它下面一部分浸入水中,受水流之冲击,自行旋转不已。轮周斜挂的小筒,当没入水中时满盛溪水,随轮旋转上升,由于筒口上斜,筒内水不流洒。当立轮旋转180°时,小筒已平躺在立轮的最高处,进而筒口呈下倾位置,盛水即由高处泄入淌水槽,流入岸上农田。这对解决岸高水低、水流湍急地区的灌溉有着重大意义。这种自转不息、终夜有声的筒车,确实是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 三、学法指导: 1.把握重点、理清线索。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2.列表掌握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3. 图文结合法。通过图片《唐玄宗走马认姚崇》,体会唐玄宗重用人才,并且进一步认识到重用人才是其统治时期出现“开元盛世”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观察《曲辕犁》图片,并搜集曲辕犁如右结构图片:了解它们的结构原理,认识比以前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观察图片《唐朝穿裙衫的妇女》中这位妇女的裙衫了解唐朝人喜欢穿色彩艳丽的丝绸衣服,体会当时丝织业的技术水平之高,丝织业发达。通过课本《唐朝的青瓷和白瓷》《唐三彩》或者自己搜集有关的图片,来体会唐朝的陶瓷业发达。学习长安城时,可利用教材中的插图,通过观察、想象,对长安城的布局有一了解,从唐都长安的城市布局和人口组成来认识长安城的先进和繁华。这样,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城市的概念就会形象、生动地映在我们的脑海中。 4.故事法。借助图片《唐玄宗走马认姚崇》,发挥想象力,或者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讲故事,从而加深认识唐玄宗重用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指导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应该重用人才,进一步了解今天实施的人才战略。 5.比较法。唐朝创制的生产工具先进,通过与旧的比较,才能得出它的进步,因此通过搜集《曲辕犁》的图片跟以前的直辕从结构原理上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曲辕犁的省力。从而认识到他的进步。新的灌溉工具《筒车》也可与以前灌溉工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即可得出其先进的地方:不用人力,日夜不息。如下图:
6. 体验法。通过曲辕犁、直辕犁实物、结构图片,自己动手制作各种模型,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学会从图片或动手制作实物模型中感知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7.分析法。通过分析唐玄宗采取的措施,得出开元盛世出现的历史条件:①社会安定,是开元盛世出现的社会条件。②贞观之治是其基础。③唐玄宗前期调整政策,重用人才,发展生产。 8.归纳法。纵向联系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进行比较归纳综合掌握,通过归纳得出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一)下列归纳总结汉唐盛世时代:
(2)通过归纳得出的认识: ①出现的历史条件:借鉴前代衰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放宽对人民的剥削压迫;社会局面相对安定稳定,政治清明;统治者知人善任,重视教育;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以民族团结,加强联系为主;对外开放,互通有无,互相促进;教育文化相对发达。 ②盛世的实质:统治者调整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维护其封建统治;盛世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人民基础上的,即便是在盛世中,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也是很重的,盛世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在封建社会制度下,盛世是不可能长久的。 四、中考命题分析 中考关于本课命题知识点集中在唐玄宗统治前期被称为“开元盛世”;农业尤其是新式生产工具的创制、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以图片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的考查已成为当今命题的一大趋势,本课的图片应特别注意《曲辕犁》《筒车》《唐朝的青瓷与白瓷》。 五、中考试题分析 1.(2008年资阳市)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解析:课本第一单元的课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主要内容就是隋唐时期的历史。那繁荣与开放自然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答案:C。 2.(2008年湖北宜昌市)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前期的治世局面。文景之治是西汉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是唐朝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是唐朝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故答案:D。 3.(2007年芜湖)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链接课本所学的基础知识,三大治世局面的出现原因都没有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故排除了含有③的选项。答案:D。 4.(2007年福建省龙岩市)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解析:本题命题形式简单、直接。直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唐朝的全盛时期是“开元盛世”。答案:C。 5.(2007年成都市)杜甫的诗句“忆昔与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文帝 D.武则天 解析:本题命题形式新颖,从同学们熟悉的诗歌入题,激发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在本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应,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开元全盛日”链接课本,可知道它当时的在为皇帝是唐玄宗。答案:A。 6.(2007年湖北省宜昌市)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吕盛 解析: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稻米”“粟米”等,对其进行归类,进行较简单的比较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C。 7.(2007年桂林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请你说说唐朝馈赠给我们今天最大的礼物是( ) A.诗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 D.筒车 解析:命题考察的实质是唐朝对社会生产生活、文化。但是本题还有一关键字是“今天最大的礼物”,意思是说此礼物今天还在发挥作用。答案:A。 8.(2007年泰州市)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位统治者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解析:本题以电视剧作为命题的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题干总“贞观之治”即可判断是唐玄宗。答案:C。 9.(2007年潍坊市正在热播的)《贞观之治》、《贞观长歌》等电视连续剧演绎了唐太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是( ) ①虚心纳谏 ②轻徭薄赋 ③统一文字 ④北击匈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虽然本题命题形式新颖,但是此题的解决的时候比较简单。根据题干最后一句直接连接课本,来解决问题即可。答案:A。 作者简介:高会学,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教师。多次参加编写教学著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历史学习A、B、C》《历史选择题的特点及解法》在《中学政史地》杂志发表。《空想社会主义面面观》在《考试报》发表。《2007年中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特点》在《中学生学习报》发表。《胡锦涛出席八国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如何理解“绥靖政策”及英、法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等在《中学生导报·历史快递》发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