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上册 > 同步检测 >

远离战争梦魇


    远离战争梦魇
    江苏 周学平
    当今局部地区战争、恐怖主义威胁着人类和平,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所以在中考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考查频率比较高。
    【新题速递】
    1.(2009年·成都市)观察右图,其中的圆圈连线和三角连线标志着
    A.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轴心军事同盟的形成
    C.华约和北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
    D.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
    答案:A
    2.(2009年·烟台市)南斯拉夫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载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个事件是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萨拉热窝事件
    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D.波士顿倾茶事件
    答案:B
    3.(2009年·攀枝花市)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历史事件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三国同盟的形成              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
    答案:A
    4.(2009年·河北省)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引爆了巴尔干“火药桶”。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说明
    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暗杀是反侵略斗争的惟一手段
    C.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萨拉热窝事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关系
    答案:C
    5.(2009年·包头市)对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行为,认识错误的是
    A.该行为挽救了民族危机               B.该行为没能解决政治纷争
    C.该行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该行为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
    答案:A
    6.(2009年·攀枝花市)一战爆发后,为了自身利益,望风使舵,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意大利              D.奥匈帝国
    答案:C
    7.(2009年·宜昌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法双方投入近200万兵力、共伤亡70多万人,属于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有“绞肉机”之称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海战
    答案:C
    8.(2009年·日照市)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A.拿破仑执政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希特勒上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答案:B
    9.(2009年·岳阳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这么说的依据是
    A.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B.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C.参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D.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
    答案:B
    10.(2009年·汕头市)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看法,错误的是
    A.它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的战争
    B.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劫难
    C.战争是残酷的,但它对人口优化却产生了积极作用
    D.战争是野蛮的,但它却孕育了战后的一些文明成果
    答案:C
    6ec8aac122bd4f6e11.(2009年·辽阳市)结合右图,回答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问题。
    (1)请写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2)根据下列描述,将图中字母A、B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①在这里发生的事件成为德国和奥匈帝国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借口
    ②在这里进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双方伤亡70多万人
    (3)战争是人类的伤痛,请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未来世界的美好祝福。
    答案:(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2)①A    ②B
    (3)愿未来的世界和平永驻;人类和平共处;没有战争、没有硝烟;各国和谐发展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得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作者简介:周学平,江苏省东台市梁垛中学教师,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在《中学生导报》、《新课程》、《少年智力开发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