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太平洋的“一握” 山东 陈 静 一日,在凤凰网上闲逛,不知怎么地就看到了一个题目:“1972年周恩来到机场迎接尼克松访华”,也许是惯性所致,想也没想便点击进入,随即一组图片映入眼帘: 待我细细观察两幅图片时,却发现有所不同,顺着文章我满怀好奇地读下去: ……1972年2月21日的这一瞬间被无数镜头定格。第二天,站在周恩来身后那位高大的翻译──冀朝铸几乎出现在美国所有的报纸上。奇怪的是,在中方发表的所有照片中,周恩来的身后却变成了王海容,原本是冀朝铸的位置变成一小块空白。冀朝铸说,他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地“消失”的。而若干年后,尼克松的女儿朱莉特地给他寄来了美国记者所拍的照片,冀朝铸又“回”到了总理身旁。为此一直“耿耿于怀”的老人特地带我到他的书房,看那张挂在显眼位置的照片,并叮嘱我,一定要澄清此事。冀朝铸并没有详细解释个中原委,这个小插曲似乎也是那个时期国内复杂政治斗争的微妙体现吧……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李菁 据冀朝铸回忆说,当时周总理特地要求:“小冀近一点,每句话都得准确地听清楚,准确地翻译”。然后便有了冀朝铸翻译出的尼克松的名言:“我是跨越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 正如报刊所报道的“这个小插曲似乎是那个时期国内复杂政治斗争的微妙体现”,所以我们可以放弃追问冀朝铸在当时中方发表的照片中为什么会“消失”,因为到了这个时期,大家都在尽力还原历史真相。 所以,当我们抛开冀朝铸“消失”的疑窦,把目光锁定在那紧紧握在一起的双手时,另一个问题就会出现: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为什么会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转变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材上这样提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开始出现转机。当时国际形势有什么变化?改善中美关系为什么会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接着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1.中国因素:我们都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因为苏联无私的帮助和支持,使得中国的国家建设迅速走上正轨,这就决定了两国之间50年代初期的亲密关系。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共第三任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限制中国发展自己的核自卫力量,这表明了此时苏共企图将中国绑在与美国争霸的战车上。所以从这个时期开始,中苏关系有所恶化,但并没有达到分裂的境地,两国关系发展到60年代,中苏分歧便从意识形态等方面恶化为国家间的敌视状态,因为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控制的做法对中国安全构成了最大威胁,中国追求的是平等的盟友关系,而不是战略上的附庸。特别是1969年珍宝岛冲突,更使得中苏关系降至冰点,这种形势下,对战略、外交政策的重新评估,便成为中国迫在眉睫的议题。 再者,自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坚持对中国的敌对态度,特别是与台湾实行“共同防御”的政策,有可能会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永久分离,要想适时解决台湾问题,必须抓住适当的时机改善中美关系。 2.美国的因素: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这一时期开始感到了调整对外政策的必要性;于是美国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来增强对付苏联的力量。并且此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借用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段话:“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而中国也想从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争取打开中美关系僵持局面。 1969年的珍宝岛冲突便成了中美关系调整的突破口。1970年9月27日,已经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对美国《时代》周刊发表谈话时说:“如果我在去世之前,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要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面对美国的政治动向,毛泽东也不失时机的回应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到了1971年4月,根据毛泽东的决策,周恩来精心导演了“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这在中美关系沉重的车轮上巧妙而又有力地向前推了一把。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随后,两个国家几乎同时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公告:“……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可以说,开篇1972年这跨越太平洋的一“握”一幕,是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由诸多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有机促成的。 历史的车轮缓缓地碾过,中美建交也已30年有余,30年的时光中,中国在真正的独立自主环境中成长为一个大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在 “一超多强”局面下,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作者简介:陈静,山东高唐实验中学教师。聊城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高唐课改先进个人;省优质课获奖者;有课例、论文、课件等多次获奖;参编《金四导》系列、《快乐书坊》系列、《初中历史教材全析》等;参研市级课题、省级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