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的轻视与覆亡
http://www.newdu.com 2024/11/01 12:11:36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大秦帝国的轻视与覆亡 山东 王 蔺 据说在动物界,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对手,对对手的尊重,使它们总是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利益。可是,在人类的生存演绎过程中,却并不是都遵循这个规则,所以,我们才有了秦朝二世而亡之憾。 通常我们都认为秦是亡于暴政,不错。但其实,从秦一开始建立甚至是统一六国的时候,就隐约让我们捕捉到了日后灭亡的影子。且看霸气的强秦在征战六国的过程中,凡攻略一地,必夺其地,迁徙秦民居之;由于担心六国旧贵族图谋复辟和割据局面的再现,秦始皇把六国富豪和强宗十二万户迁到咸阳,另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使他们脱离乡土,以便监视。他把缴获的和没收的武器加以销毁,在咸阳铸成十二个各重千石的钟铜人。又下令“隳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这些活动无疑会刺激东方六国人脆弱的神经,埋下了六国联合起来复仇的隐患。 当十年征战刚刚结束时,大秦帝国“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环顾宇内,曾雄踞一方的六国,如今沦为他的臣子,他的眼里满是蔑视。由于蔑视,他看不到国力的急剧损耗,由于轻视,他看不到六国遗民企图复国的潜伏力量(这种力量的强大,我们可以从后来陈胜首义后天下群起响应,六国贵族纷纷称王的情况中看到,这绝不是秦朝短期暴政所造成的)。所以并没有停止征战状态下的治国方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地实行严刑峻法,苛政暴行。这种缺乏人情味的“法治”统治方式,缺乏的正是对人的尊重、对对手(六国遗民)的仁爱和尊重,从而使曾经的对手成为了自己日后的掘墓人。 作为耕战国家,秦法奖励军功。秦朝的地方官吏多为军人(如灭韩的将领叫内史腾,之后即为秦守韩地),他们缺乏应有的执法素质,手段往往粗暴。他们并没有把六国遗民当做人来看待,当做自己的同类来尊重。比如押送陈胜吴广的那两个尉,“吴广忿恚尉”、“尉果笞广”。也因为这样,在陈胜起义之后,“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甚至有的秦朝官吏已经表明态度要依从起义转而伐秦(如吴守令),百姓仍然不原谅他们。可见六国遗民对秦朝官吏的痛恨,对秦帝国的痛恨。由此可见,六国遗民并没有认可自己为秦人!秦轻视了广大关东地区人们的正统观念! 除了轻视关东人内心积聚的复仇力量,轻视六国人的观念外,还轻视关东人的文化!秦人出身于大西北的草莽之间,与游牧民族混居。在当时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原国家眼里,他们是落后野蛮之邦,虽然秦人努力学习中原文明,但他们从未真正接受过中原文明优雅精致、中庸谦让的伦理道德。所以他会毫不犹豫地“焚书坑儒”。他轻视了被这种正统文化熏陶了几百年的关东人联合起来的力量。这种过于极端的手段也不可能让广大关东人民从内心亲服大秦帝国。 综上所述,秦亡于暴政不错,但我们是否可以感受到:一个强大帝国,无论它使用怎样的统治方式,轻视自己的对手,等同于在给自己挖坟墓,总有一天会被自己的对手打败。拿破仑帝国全盛时期,除巴尔干半岛外,其领土囊括了整个欧洲地区,可是他没有尊重被统治地区的人民,贪婪地从他们那儿掠夺财富,他轻视了各国反法联军的力量,最终在滑铁卢战役后遗恨终生。在这方面,日本就是个很好的尊重对手的例子。2003年,横须贺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一个叫佩里的美国将军的活动,在日本人看来,虽然150年前的这位将军,是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日本人并没有仇视这位对手,而是把他看作是促使日本强大的动力之源。这种良好的心态,恐怕也是今天日本强大的原因之一吧! 卡夫卡说:“请善待你的对手,方尽显品格的力量和生存的智慧。”在当今世界,战场上的对手越来越少,商场上的对手却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学会互相尊重,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对手是我们的警钟,是我们要努力赶超的目标,是我们进步的动力之源。 站在对手的肩膀上,让成功来得更容易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