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题)

http://www.newdu.com 2022-06-22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三)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0-12题。(共7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日而待  斤斤较      千方百      国民生
    B. 不求达  耳目睹      骇人听      充耳不
    C. 三草庐  不顾身      此失彼      义无反
    D. 斟酌损  徒劳无      受匪浅      开卷有
    11.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对于桓帝、灵帝没有一次不(发出叹息)感到痛心遗憾的。
    理解:因为桓帝、灵帝亲近小人,远离贤臣,造成了东汉的衰败灭亡,所以刘备与诸葛亮每当谈到此事时都很后悔。
    B.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理解: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所以诸葛亮感奋激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与先帝患难与共。
    C.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翻译:接受遗命以来,每到深夜都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人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理解:诸葛亮叙述了“受命以来”的工作,抒发了对陛下的感激之情,表达了哲死效忠的决心。
    12.“忠诚、爱民、公正”是自古以来的为官之道,请你结合上文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说说诸葛亮、苏轼和孔祯分别践行了哪一方面。(3 分)
    【链接材料一】
    (苏轼)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换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链接材料二】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明曰:“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祯曰:“恩龙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平?”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
    (节选自《旧唐书·文苑传》)
    注:①[牒 dié] 文书。②[易]交换。③[粜 tiào]卖出。④[饘 zhān 粥] 稀饭。⑤[恃]依赖;凭仗。⑥[独]岂,难道。⑦[侵暴]侵犯暴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 (共 7 分)
    10.答案:D(2 分)
    11.答案:B(2 分)
    12.答案要点:(3 分)
    诸葛亮:“忠诚”——积极献言;举荐贤臣;出师北伐;临危受命……
    苏轼:“爱民”——请命减少供米;以文书换米;熬粥煎药,派人带医生到各处救治。
    孔祯:“公正”——多次劝谏;杖杀李明身边欺凌百姓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