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古诗,完成后面7--9题。(6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 这首词是辛弃疾退居上饶期间寄好友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理想,抒发了__________的悲愤心情。 (2分) 8. 划线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答:_____________ 9. 词作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 答案: 三、古诗文阅读 (一) 7.参考:1)杀敌报国、收复失地; 2)壮志难酬、英雄迟暮。 评分:2分。 8.参考: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大家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光明前景。 评分:2分。 9.示例:作者有着强烈的恢复中原、杀敌报国的愿望和行动力,但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实现梦想的条件。词人笔下跌宕起伏的疆场征战,收复中原的宏图壮志,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醉里梦里的理想高峰,跌回到冷酷的现实,留给词人的也只有沉痛地慨叹“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报国无门,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醉里挑灯看剑”,只能“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 评分: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