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樊锦诗《古诗词中的“物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22-06-22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共14分)
         古诗词中的“物流”   樊锦诗
    ①中国古代虽没有物流的概念,但并非没有物流。从古诗词中,大抵能看到它的影子。
    
    ②最出名的一首“物流诗”应是杜牧的《过华清宫》,其中几句读者都很熟悉: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③此处之“骑”,便为物流运输之工具。那时最快的是马。官方的快递小哥骑着快马,从南方出发,一路向长安(今西安)疾驰。但按彼时的运输条件,纵然“八百里加急”,杨贵妃想吃到原汁原味的“鲜活食品”,也是不容易的。而普通百姓,于日用饮食方面,想第一时间尝到南方的新鲜果蔬,纵是涎水垂三尺,也只能干瞪眼,无计可施。
    ④唐朝诗人杜甫的《春望》诗,读者仍然熟悉,其中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⑤“家书”自然指亲人之间互报平安的信件。一封信,何以能值“万金”?有文学夸张的成分,更因为战争,驿路不畅,信送不出去,也送不过来,眼巴巴、望眼欲穿,听不到亲人的消息,心急如焚。
    ⑥其实,即便没有战争,百姓之间的书信往来也走不了官方“快递渠道”。邮驿属于官方机构,传递官府文书、军事情报,民间书信,搭不上车。
    ⑦杜牧有一首《旅宿》诗,“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一封家书,寄到旅馆时,已是一年之后的事情。纵然家里出了天大的事情,游子也只能望“信”兴叹。古代交通之不便可窥一斑。
    ⑧民间物流,可走的“路”不多。若有,也许就是我们从电影电视中经常看到的“镖局”;但镖局押送的都非一般货物,与百姓日常关系不大。
    ⑨我国邮政业务历史悠久。《秦邮律》便是我国最早的法规。而在此之前,上推至商周,官方也有传递信息的组织。传递的形式有两种:乘车和骑马。但乘车送信慢,快马加鞭快,“马递”逐渐代替了“车递”。而在水系发达之地,则靠“船递”。
    ⑩无论何时,道路状况好坏,是物流能否畅达的关键。周朝时,道路的规模和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小雅大东》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指通往周京城的道路如磨石一样坚硬平坦。但此“周道”是“周的军用公路,禁止小民行走”。
    ⑪古代中国真正的国际长途物流运输之路,最早应为汉武帝派张骞走出的古丝绸之路。这条路联通中国、印度、希腊三大文明,长达数千公里。借助此路,汉朝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使者、商人纷至沓来,让中国的丝绸制品、西域的奇珍异宝实现互通,进出两旺。物流促成了司马迁笔下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原文有删改)
    14、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抵能看到它的影子”,说明了从古诗词中能看出中国古代物流的大致情形。
    B.用“快递小哥”的现代称谓去称呼古代驿卒,以今说古,形象直观。
    C.杜牧的《过华清宫》说明唐代的驿路是专门为皇家饮食方面服务的。
    D.“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说明周朝时道路的规模和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
    15、第⑦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4分)
    16、请写出第⑧段中的“也许”不能删去的理由。(4分)
    17、阅读第⑪段,摘引词句,将仿句补充完整。(4分)
    例句:今朝一带一路,海陆欧亚,手携心通,全球文化,交融双赢,共建人类家园。
    仿句:古代物流运输,              ,             ,            ,            ,联通中外文明。
    答案:
    14C
    15、举例子、引用;说明古代交通不便。
    16、“也许”表示不很肯定民间邮路是镖局,去掉则肯定民间邮路就是镖局,太绝对。“也许”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使者商人    东来西往    奇珍异宝   进出两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