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8分)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乙】有一大虫①,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②,欲衔之。忽被猬卷着鼻,惊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困乏,不觉昏睡,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忽起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③,乃侧身语云:“旦④来遭⑤见贤尊⑥,愿郎君且避道!” ——《启颜录》(隋朝 侯白) 【注释】①虫:老虎。②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③橡斗:带壳的橡实。④旦:早上。⑤遭:遇见,碰见。⑥贤尊:对他人父亲的敬称。 10.解释加点的字。(2分)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 ②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 ③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 谓 ④乃侧身语云 乃 11.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旦来遭见贤尊,愿郎君且避道! 12.甲乙两则寓言分别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 10.答案:①将要。②即使。③认为,以为。④就。 11.答案:(1)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2)今天早上遇见了令尊大人,希望公子暂且给我让让路! 评分:答对一点得1.5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2.答案示例:甲寓言的启示是 ,做事要有恒心,坚持不懈,毅力坚定,小小的积累也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或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并且付诸行动;或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 乙寓言的启示是,遇到事情应该冷静应对,不要自乱阵脚;遇事要先调查研究,搞清楚事情原由,三思而后行(或对事物进行准确的分析,不要被表象蒙蔽。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或对待事情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评分:答对一点得1.5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