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亭林先生勤学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1、注释 ①顾亭林:顾炎武,字亭林,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③垆lúhref='https://www.baidu.com/javascript:;'>: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借指酒店。 ④区域:地理环境。 ⑤据鞍:跨在马鞍上。 ⑥注疏:注解,注释。 ⑦若:像。 2、译文 亭林先生(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带一两匹驮着书的骡子或马随身。有时候到了边塞亭障,就找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面对面坐着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考察当地的地理环境,如果和自己知道的不同,就翻开书详细的订正,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的背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即使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3、练习 (1)结合上下文,辨析文中“诣”字的意思。 ①呼老兵诣道边酒垆:________(到……去) ②宜所诣渊涵博大:_______(学问) (2)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面对面坐着,畅饮着酒,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考察当地的地理环境 (3)用“/”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4)“捆书自随”写出了亭林先生 的特点。(用原文回答) 手不释书 (5)顾亭林先生的故事,在勤学方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要抓紧任何机会读书学习(任何条件、任何时间,都不妨碍我们读书学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