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人类追求社会主义的路途上,有鲜花芬芳,也有荆(jí)密布。一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没有(gū)负社会主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注意用正楷书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 【解答】答案: 棘 辜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 2.(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倜傥(tì) 拘泥(ní) 纤维(xiān) 觥筹交错 (gōng) B.脚踝(huái) 亘古(gèn) 稽首(jī) 诲人不倦(huì) C.逃窜(cuàn) 倔强(juè) 譬如(pì) 哄堂大笑(hòng ) D.星宿(xiù) 恣睢(suī) 黝黑(yǒu) 戛然而止(jiá)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拘泥”的“泥”应读作“nì”; B.有误,“稽首”的“稽”应读作“qǐ”; C.有误,“倔强”的“强”应读作“jué”,“哄堂大笑”的“哄”应读作“hōng” D.正确。 故选:D。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3.(3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与亚洲众多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同时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前行。 B.黎明湖龙舟赛拉开了战幕,疾驰的龙舟宛如蛟龙,岸上的观众摩肩接踵,呐喊助威。 C.语文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D.袁隆平一生致力于发展杂交水稻,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被授予“共和国助章”当之无愧。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正襟危坐: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望文生义。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政府部门专门制定了有关的规章制度。 B.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D.央视策划的《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极大地激化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正确; B.有误,语义重复,应删去“约”; C.有误,语序不当,应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换位置; D.有误,搭配不当,应将“激化”改为“激发”。 故选:A。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5.(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代表作《岳阳楼记》,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B.契诃夫,俄国作家,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说《变色龙》《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叫《诗三百》,它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论语》《中庸》合称“四书”。 D.《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作品,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老舍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诗经》不在“四书”之列。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籍等必须熟记。 6.(8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1)不要人夸好颜色, 。(王冕《墨梅》) (2)持节云中,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4) ,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5)《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 ”。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诗比喻新颖传神,是千古传诵的咏雪名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只留清气满乾坤(注意“乾”的书写) (2)何日遣冯唐 (3)四面歌残终破楚 (4)斗折蛇行 (5)亲贤臣 远小人 (6)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2分)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在对待“畏惧”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说法,① ,一种是“有所畏惧”。年轻的时候,听到的多是对无所畏惧的推崇,加之年轻气盛,便总有一种大无畏的劲头。待过了知天命之年,身上的锐气消减,有些事就不免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经历了这两种说法的打架,心里常常会困惑:是无所畏惧对,还是有所畏惧对?琢磨的结果是:人当有所畏惧。② ?因为人生在世不能没有理想、信念,为了追求和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人就必须有所畏惧。 【分析】本题考查语句补写。补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解答】根据句意可知“畏惧”的两种说法,其一是“有所畏惧”,另一种则是“无所畏惧”,所有①应写作写“无所畏惧”。结合前面“人当有所畏惧”的结论,以及②后面人为什么应当有所畏惧,可知②应该填写“为什么人当有所畏惧呢”。 答案: ①无所畏惧 ②为什么人当有所畏惧呢 【点评】做此题一定要把握仿写句子的基本要求: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2、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相同。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8.(2分)口语交际。 毕业之际,小明写了一幅书法作品送给张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下面是其对话的部分内容,其中不得体的两处是 和 (只填序号)。 亲爱的张老师,我马上就要初中毕业了,四年来您对我悉心教导,关心备至。为了表达对您的感激之情,我将书法大作①送給您,如果您喜欢,可以将它挂在寒舍②。家父、家母③也让我转达对您的祝福,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④!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句进行分析。 【解答】仔细阅读材料可知,①处“大作”和②处“寒舍”不得体。大作:对别人著作的尊称。不能用来形容自己的书法作品。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不能用来形容老师的家。 答案: ①②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常用敬辞和谦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