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 )。要对客观事物深入全面地认识,就必须______,长期观察。 _____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______意境。 ________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 (摘自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有删改)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又与思想感情的产生有关 B. 思想感情 产生,又与对意境产生的深度认识有关 C. 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D. 对客观事物的深度认识,又与产生的思想感情有关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身临其境 无论 创造 如果 B. 身临其境 即使 建造 如果 C. 设身处地 无论 创造 要是 D. 设身处地 即使 建造 要是 3. 下列各项有关上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句中的括号起解释说明作用。 B. “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这个句子的主语是“画家”。 C. 加点 词“对”“科学”“当然”在句中的词性分别为介词、名词、副词。 D. 从语法结构分析,“长期观察”“认识现实”分别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填充语句的能力。 此题要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上一句是“有赖于思想感情”,“而”后面的内容紧密与之承接,应该是“思想感情的产生”,可排除AD两项。 再结合括号后面“要对客观事物深入全面地认识”的语句可知,需填充的内容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身临其境”意思是亲自到了那个环境; “设身处地”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意思是替别人着想; 对客观事物深入全面地认识,要亲自到那个环境去观察才行。因此第一空应填入“身临其境”,排除CD两项; 第二空,根据后文“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中关联词语“都”可知,应填入“无论”与之对应;初步考虑答案为A项; 再分析第三空,“建造”一般指建筑、兴建,而“创造”指发明或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因为对象是“意境”,所以应使用“创造”。 第四空,与后文“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相对应,句子开头应使用表假设的关联词语“如果”;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C.有误,“科学”在这一句作谓语,是形容词; 故选C。 4. 下列有关文化及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被人们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法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 C. 古代各朝 官职繁多,比如西汉的军门都尉指守卫军营的将官,唐朝的都护指镇守边疆的长官。 D. 新闻特写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重描写精彩瞬间,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B.有误。《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而不是夏洛蒂•勃朗特; 故选B。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首部我国酝酿多年的民法典在出台以后,将会替代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 B. 在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狙击战中,中国用艰苦卓绝的努力描绘出壮丽的“抗疫答卷”。 C. 连接成都、重庆两个国家中心城市的资阳,享有“长寿之乡”“柠檬之乡”“陈毅故里”等。 D. 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测量,标志着2020珠峰高程测量取得关键性胜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语序不当,把“首部”与“我国酝酿多年的”调换位置; B.动宾搭配不当,把“描绘“改为“书写”; C.缺少宾语,在“等”之后加上“美誉”; 故选D。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