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陈太丘与友期行》《伯牙绝弦》《舍命护友》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11-26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三)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伯牙绝弦》和《舍命护友》,回答问题。(共11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伯牙绝弦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舍命护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远:路途遥远,可译作远道前往。②值:适逢。③郡:这里指城。④语:告诉。⑤独止:一个人留下。⑥班:通假字,同“般”,撤退。
    13.请用“/”标出下面句子三处停顿,用“﹒”标出一处重音,并说明重音选择的理由。(2分)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答:理由:              
    14.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过中不至        贼既至          至高无上
    B. 对子骂父        子令吾去        子孙满堂
    C. 下车引之        钟子期听之      我辈无义之人
    D. 元方入门不顾    环顾四周        相顾一笑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⑴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                 
    ⑵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翻译:                 
    ⑶败义以求生                 翻译:                 
    16.请结合上面三篇文言文的具体内容,分别说说“友人”“伯牙”“荀巨伯”三人是如何与朋友相处的?再说说你对“交友”的看法与认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共11分)
    13. (2分)巨伯曰/ 友人有疾 /不忍委之 /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理由:宁,宁是宁愿的意思,在这里表明作者宁愿牺牲生命也要保全友人。其它如“不忍”“代”等均可,只要言之成理。(每问1分,共2分)
    14.(2分)D
    15.(3分)⑴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我)离开了。
    ⑵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自己为他弹琴的人了。
    ⑶败坏了道义而(来)保全性命(或求得活命)
    16.(4分)“友人”不守信用;“伯牙”为失去的友人而断琴;“荀巨伯”为保全友人而不惜牺牲生命。
    看法和认识:如有朋友交往要守信等。
    附:第三段文言文译文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匈奴攻打城池。朋友对巨伯说:“我如今可能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这时匈奴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匈奴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整个郡县都因此获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