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师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8-06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①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②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③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④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⑤,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选自《昌黎先生集》,有删减)
    【注释】①庸:岂,表示反问的语气。②出:超越,胜过。③下:低于,此处指不如。④不:通“否”。⑤时:指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B.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香远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B.吾从而之                                十年春,齐伐我(《曹刿论战》)
    C.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乡为身死而不(《鱼我所欲也》)
    D.作《师说》贻之                       不以物喜,不己悲(《岳阳楼记》)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5.有人说,“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不再重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
    12.(2分)B
    13.(3分)A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共3页)
    14.(4分)(1)(2分)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明白)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知”“孰”翻译正确各0.5分,语意通顺,无语法错误,1分)
    (2)(2分)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德行有才能。(“是故”“贤”“于”翻译正确,各0.5分,语意通顺,无语法错误,0.5分)
    15.(3分)
    示例一:我认同这种观点(1分),因为互联网拓宽了教育渠道,丰富了教育资源,改变了教学方式。学生一“键”在手,学海任游;足不出户,“名师”任求。学习更便捷、高效。所以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不再重要(2分)。
    示例二:我不认同这种观点(1分),因为即使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学校依然是育人的主战场,课堂仍然是学习的主阵地,教师依然是教学的组织者,更是网络学习的引导者(2分)。
    (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