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憔悴(qiáo) 酝酿(niàng) 狭隘(ài) 迥乎不同(jiŏng) B.愧怍(zuò) 棱镜(léng) 镌刻(juān) 坦荡如砥(dĭ) C.窒息(zhì) 伴侣(lǚ) 惆怅(zhàng) 冠状病毒(guān) D.桑梓(zĭ) 伫立(zhù) 呜咽(yè) 鸿鹄之志(hú)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健壮 练达 三顾茅庐 耐人寻味 B.深宵 帷幕 天涯海角 接踵而致 C.震撼 萌发 穿流不息 名副其实 D.缅怀 宽怨 相得益彰 政通人和 3.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因此,适当的居家锻炼是不能少的。 ②如何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 ③疫情导致寒假超长,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利用“空中课堂”进行线上教学,学生视力可能会因长时间对屏阅读而受到一定损害,身体也会逐渐垮掉。 ④组织网络运动会就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⑤况且,学生平时在学校也要保证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 A.②④③①⑤ B.③②④①⑤ C.②④①⑤③ D. ③①⑤②④ 4.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①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文化传承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国家之一。②铜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品质的凝聚、精神的载体。③我站在博物馆的铜鼎前,无尽的遐想油然而生。④“鼎”字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本义,它还被赋予“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等意义,如“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等。⑤在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之后,“鼎”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依然对人们的心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A.第①句里的“之一”与“唯一”语意矛盾,应删除“之一”。 B.第②句使用了排比修辞,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鼎文化的礼赞之情。 C.第④句中,“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中的“鼎”分别是“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的意思。 D.第⑤句中“蕴涵的历史文化”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5.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征蓬'指远行之人,“大雁”“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阴”指山北水南。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和“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中的“布衣”,意思都是平民,指没有功名或没有官职的人。 C.《史记》长于记人,在本纪、世家、列传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周亚夫、唐雎等。班固赞其“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D.初中阶段,我们陆续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小说《故乡》《孔乙已》,被他弃医从文人生选择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怀深深折服。 6.默写。(10 分) (1)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 (茅盾《 白杨礼赞》) (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3)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4)岱宗夫如何? 。(杜甫《望岳》) (5)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 ,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 (7) ,在河之洲。(《诗经》) (8)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 , 久而乃和。(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9)李白年轻时乘舟东下,出蜀人楚,过荆门后,他用“ , ”诗句描摹水中圆月如明镜、云霞变幻似蜃楼的美景,表现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真切地传达出他初见大平原时的新鲜和喜悦。 (1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范仲淹“ , 。”的政治抱负,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7.名著阅读。(5 分) 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表格中是三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请从下列名著中选择合适的书名,将标题补充完整。(3分) 《昆虫记》《朝花夕拾》《艾青诗选》 《海底两万里》《西游记》《傅雷家书》
(2)在“读名著•知人物•赏情节”活动中,请你阅读下面片段,回答文后问题。(2分) 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樵燎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只见[A]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碗,冲起茶沫漕漕。行者见了欢喜,嚶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A]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A]大惊失色,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俱说:“关了。”他又说:“既关了门,孙行者如何在家里叫唤?”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 文段中A是 (人物) ,文段出自《西游记》中的 情节。 答案: 一积累(共30分) 1.C 评分:共3分。2.A评分:共3分。3.D评分:共3分。4.C评分:共 3分。5.B评分:共 3分。 6. (1)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2)风正一帆悬(3)便引诗情到碧霄(4)齐鲁青未了(5)云横秦岭家何在(6)莫听穿林打叶声(7)关关雎鸠(8)以衾拥覆(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评分:共10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填字、漏字,该小题不得分。 7. (1)①傅雷家书②朝花夕拾③海底两万里评分:共3分。 (2)罗刹女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评分:共2分,每空1分。第1个空,答“铁扇公主”等也对;第2个空,意思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