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就要到了,如何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呢?考试前到底该怎样复习呢?小编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第六单元《太空一日》课文详解,详情如下: 一、资料链接 本文选自《天地九重》,作者是“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该书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杨利伟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创造了奇迹的人生。 二、作者简介 杨利伟,1965年6月21日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特级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他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知 识 重 点 一、字音词义 炽chì热:温度高,极热。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无虞yú:不用忧虑。 俯瞰kàn:从高处往下看。 遨游:漫游,游历。 屏息凝神:聚精会神,屏住呼吸。形容要干一件要紧的事情前专心致志,惟恐不能完成的神态。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 二、主题概述 本文借助四个小标题,条理分明地讲述了“我”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一日中遇到的各种意外并最终顺利完成任务,返回地球的经历,表现了航天工作者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可贵的敬业精神,表达了“我”对亲友、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骄傲、自豪之情。 三、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17段):叙述了火箭起飞时“我”紧张的心理以及及火箭产生共振时“我”经受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18—29段):叙述了“我”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上的景致及太空中类似棉絮状的物体,表现了“我”作为航天员科学、严谨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30—39段):叙述“我”在飞行过程中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和听到神秘的敲击声。 第三部分(第40—67段):叙述“我”回航时惊心动魄的过程。 四、思考探究 1.品析“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的表达效果。 “几秒钟”表明时间之快,“上千吨”写出了数量之多,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了火箭起飞时的温度之高。 2.“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这是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准确细腻地写出了火箭起飞时,作为中国首飞的航天员的“我”当时的紧张状态。 3. 第12自然段从叙述顺序上看属于哪种顺序,有何作用? 插叙。插入“我”飞回地面向工作人员描述火箭共振过程及地面工作人员改进火箭技术工艺的内容,使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4.简要概括“我”在载人飞船上看到的情景。 ①看到地球呈一段弧状;②看到地球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③特别仔细地分辨了中国各个省的方位;④俯瞰了首都北京;⑤看到了太空中类似棉絮状的物体。 5.作者特别交代在飞船中特意俯瞰首都北京的细节,说明了什么? 表明了作为中国航天员的“我”对祖国的热爱,对战友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6.“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作者为什么用单独的一段将飞船停住的时间详细地写出来? 这个时间是有历史性纪念意义的。这是人类探索太空史上的一次重大成就,“神舟五号”成功的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同时表明我国航天技术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作者来说,也是值得骄傲和纪念的时刻。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①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26秒共振。——杨利伟感到异常难受,认为自己要牺牲了。 ②飞船刚进入轨道时,产生了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杨利伟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想象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以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 ③飞船返回时,产生了近4G的过载。——杨利伟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心理上没有紧张。 ④飞船返回时,左右舷窗出现了裂纹。——杨利伟先是感到害怕,然后通过观察发现属正常现象。 第二题 示例:杨利伟在文中特意交代自己在飞船上没有看到长城的细节,因为一直有个传说,认为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他通过亲身实践后证实在太空中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单体建筑;回到地面后,杨利伟在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模拟的那个太空神秘声音后,仍不能确定,最后也没有签字。 第三题 1.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地面工作人员看到“我”安然无恙时的激动之情,也暗示了地面工作人员在火箭共振时对“我”的担忧。 2.这个细节描写,表明了作为中国航天员的“我”对祖国的热爱,对战友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确认自己安全返回地面时的喜悦之情。 本文内容综合来源于网络,小编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