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2020年中考最后提升阶段,初中语文“四两拨千斤”的复习大法

http://www.newdu.com 2020-05-25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距离2020年中考,还剩最后的两个月时间。同学们该如何提升各科成绩,心里有数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归纳了语文复习要点,教大家考前“四两拨千斤”的复习大法,详情如下:
    
    语 文 
    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不仅是很多同学的“扯后腿”科目,而且提分极难,过程缓慢。所以语文科目有欠缺的同学,一定要把学习细节落实到生活的每一处。
    1. 梳理基础知识
    系统梳理易错字形音、语言运用、文言文、古文化基础知识,利用每天早自习以及零碎的学习时间,将基础内容逐渐内化为自己掌握的知识。
    中考必考的古诗词不仅要背会,而且一定要保证默写时没有错字。
    这里提供一个小方法,中考对字迹工整也有一定的要求,大家可以把平时练字的内容替换成要考的古诗词,这样不仅能加强记忆,还能顺便练字,一举两得。
    2. 抓好阅读
    阅读题一般都是有答题公式的,合理应用公式,再加上其他语言润色,基本上都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
    以下是说明文与记叙文部分答题公式:
    1. 说明文开放性试题答题指导
    (1)中考对说明文开放性试题的要求:
    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
    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
    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2)中考说明文开放性试题的常见分类:
    献策建议类: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针对选文说明内容中关于环保、资源开发利用、说明对象对人类的影响等问题,提出建议、措施或对策。
    常见问法:请针对……提出建议/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联想想象类:
    命题者依据说明文的内容引出一个相关话题,要求考生进行联想想象。
    常见问法:请发挥你的想象……/请你设想……
    材料链接类:
    这类试题考查对文本与链接材料的综合理解,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常见问法:结合材料探究……问题/下面材料印证了文中……内容(观点)/结合选文和材料写出你的发现等。
    感悟启示类: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对说明中介绍的事物、事理或科学家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常见问法:请对……谈谈你的看法/认识(或:得到什么启示)。
    方法总结:
    得分要旨审题干,原文之中找答案。
    执果索因提建议,妙法定情确倾向。
    (3)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4)说明文开头段的作用:
    (引用诗句或列举生活中的现象)(直接)点明说明对象及特征;
    (引用诗句或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引出说明对象或者引出下文;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 中考记叙文复习
    (1)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义、常用义
    深层含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双关义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
    记叙文标题的作用
    内容上:
    交代文章的主要情节;
    交代文章的主要对象(人物、事物);
    运用修辞,生动形象(比喻、象征、双关等);
    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暗示文章的主题,作为情感载体,抒发作者感情。
    结构上:
    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
    答题时的五种意识
    文本意识:以文解文。
    文体意识:用文体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     
    语境意识:依托提示语、关键句、过渡句、中心句等,准确深入理解。
    要点意识:抓关键词,要点全,简洁回答。
    分值意识:要学会分析分值后答题。
    (2)考点归纳
    考点一:归纳文章内容
    ①提取法(立足于文本)
    提取文中的统领句、中心句、关键句、主旨句形成概括性句子。   
    ②组合法:组合文章关键性词句进行概括。
    ③提炼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概括主要内容可按“两突出”“三排除”的方法进行概括。
    两突出:一突出主要人物,二突出主要情节;
    三排除:一排除次要人物,二排除次要情节,三排除各种描写。
    什么人(为了什么)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么样)
    考点二:标题的含义
    ①多层含义:写出表层义和深层义。
    ②比喻义:注意本义和比喻义。
    ③象征意义:注意本义和象征义。
    考点三:标题的作用
    考点四: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如果句子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要抓住中心词,挖掘出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也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这个角度体会。
    (所谓有哲理,就是指那些有关珍惜生命,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有关亲情、友情、做人道理等的感悟。)
    考点五:词语及句子的赏析
    赏析词语:词性、解释词意、修辞
    赏析句子:修辞、描写等
    掌握8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反问: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反复:具有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效果。      
    排比:有节奏感,能表现强烈的感情。
    考点六:文段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照应上文,前后呼应;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布局谋篇(结构)的技巧
    (1)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
    (2)设置悬念、制造波澜。
    (3)主次详略得当。
    考点七:线索
    ①了解文章内容及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类文章)。以抒情为主的文章一般是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②注意标题。
    ③注意文章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事物(出现的频率较高的词句)。
    ④注意文章的议论抒情句。
    考点八:分析小说的主人公/次要人物的作用
    考点九:记叙的顺序
    顺叙: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或者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
    倒叙:把人物事件引人注目的高潮或结局提到文章的开头,产生惊奇之感。然后再一步一步揭示这个高潮或结局所形成的原因和经过。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在人物事件原定的叙述线索适当的地方,插入某些情况的介绍,交代某些关系,或对某些矛盾作侧面说明。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考点十: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①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②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③使情景显得更为真切;④便于抒发感情和进行心理描写;⑤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三人称: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②有比较广阔的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 
    第二人称:①增加亲切感; ②直抒胸臆; ③抒情更强烈,更有感染力。
    考点十一:表现手法
    ①象征:使主题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②衬托:使形象更加鲜明、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③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
    ④托物言志:含蓄、哲理和有暗示性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⑤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⑥虚实结合: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特点,更集中地揭示主题。
    ⑦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相得益彰。
    ⑧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要集中阅读现代文经典文章,把握其文体特征、基本思路和命题倾向,并对经典题型认真训练,比较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找出差距,研究分析,找出规律,掌握技巧,形成能力。
    3. 积累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不仅限于作文书上的内容,平时生活中的点滴日常也一定要注意积累。偶尔累了想休息,可以看看新闻类节目,放松自己,同时可以了解最新时政,积累作文素材。
    同时,可以集中整理自我、社会、自然等方面的10至15个经典的作文素材,重点积累15句相应的名言警句,写几篇最能体现自己特点和水平的限时作文,从而提升中考作文的应考能力和信心。
    4. 答题套路
    定期认真完成整套经典语文试题,保证试卷训练手感和速度(包括月考、模考),并且积累一些固定题型的答题模式和套路,如古诗文鉴赏等题。
    同时,使用模拟试卷时,一定要给自己限时,正式地模拟中考,训练做题速度,培养应战心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