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知明理,快乐生活(21题6分,22题12分,23题8分,共26分) 21.(6分)答:首先,应有开放的胸怀。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要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其次,要搭起文化的桥梁。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做一名友好往的使者。 22.(12分) 答:(1)情境一的结果可能是两个人大打出手,造成两败俱伤。 评价:两个人都没有宽容之心,为一点小事出言不逊,这是很不可取的。(学生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分) (2)情境的结果可能是化干戈为玉帛,相安无事。评价:一个人能真诚地宽容他人的过失,就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也是一个快乐的人。(学生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分) (3)(8分)评分标准:一种感受2分,写出三种感受共6分,启迪2分。启迪内容应包含宽容和换位思考两方面内容,一层意思1分。 23.(8分)答:原因是两人对待老师的批评的采取的态度不同。我们都知道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是期待,却不一定能理解老师的批评是爱护,是鞭策,也是期待。被表扬时我们体验成功,被批评时我们体验挫折。成功和挫折都是人生的财富,作为普通人,老师也不可避免的会犯错误,当我们被误解时,可以向老师作出解释。表扬好比加油站,要再接再厉;批评好比防疫站或急诊室,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生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5分) 结果:小军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可以疏通情绪,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利于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刚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除了使自己失去良好的心态外,还容易加深师生矛盾,因此与老师对抗升级,使自己陷入更加严重的错误中,而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学生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3分) 三.探究与实践题(8分) 24.(8分)答:不正确。在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风俗,要“入乡随俗”。尤其不能违反民族禁忌,因为这会伤害民族感情,妨碍交往,影响团结。(4分) 答:符合中学生礼仪要求的行为:升国旗、唱国歌时严肃认真;见到老师问好;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等。不符合中学生礼仪要求的行为:穿奇装异服、染头发和指甲等。(4分) 四、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6分) 25.珍视友情 (1)体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①师生关系平等,老师尊重学生的意见;②学生之间的关系平等,大家都有平等对与竞选的机会;③竞选过程中,大家遵循的规则相同,这也体现出同学们之间的平等。(4分) (2)应该关心、安慰、鼓励甚至感谢他们,而不能讽刺、嘲笑、打击他们。(2分) (3)残疾人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他们的平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我们应当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4分) 温馨港湾 答:(1)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可以谅解。(2)宽容父母,与交母主动沟通、交流。(3)宽容自己,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所答内容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均可得分。(6分) A.烦死了,星期天也不让休息,打什么电话? B.您好!请问您找谁? C.喂!你找谁? D.将电话拿起来放在一边,便去做他的作业 14、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想犯下错误,之所以会犯下错误,我们要学会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身作则地去感化他,而不是去发怒、生气、讨厌和打击他,否则,我们就与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因为我们也犯下了无知的错误。”这段话告诉我们,对待犯错误的人应该( ) A.宽容、谅解 B.包庇、纵容 C.怜悯、同情 D.讥笑、挖苦 15、考前复习时,一位成绩和你不相上下的同学来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也能解答。这时你应该( ) A.认真告诉他解题办法 B.敷衍他一下 C.告诉他自己也不会 D.根本不予理睬 16.下列对在“竞争中合作"表述错误的是( )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B.应体现“双赢"的原则 C.要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D.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 17.下列选项中不应有的竞争意识有( ) ①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②欢迎别人超过自己,更勇于超过别人 ③对对手的不良处境“幸灾乐祸”④试图通过某种不正当的方式压倒对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列情形不违背诚实做人的原则的有( ) ①医生不把真实的病情告诉癌症患者,而只告诉患者的家属 ②不讲自己或他人的隐私 ③不践行违反道德和法律的承诺 ④小明从来没有在测验考试的时候作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周总理生前特别注意平等待人,尊重同志,对他的秘书、侍卫以及其他成员,若有事要谈,周总理包括邓大姐,从来都是一个“请”字,绝不说“叫”字。以下理解,你同意( ) ①“不是叫,是请”反映总理的平等意识 ②日常交往中我们要使用礼貌敬语 ③“不是叫,是请”反映总理尊重他人 ④“不是叫,是请”反映总理宽以待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对于一个公司来说首先是诚实守信,第二才是才能,公司聘用了有才能而不守信的人,比公司聘用了能力差的人对公司的危害还大”。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诚信是一种重要的行为准则 ②诚信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③诚信是一个人能否融入社会,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 ④社会需要诚实守信、真才实学的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行为类别
日常行为
符合中学生礼仪要求的行为
不符合中学生礼仪要求的行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B
B
B
C
D
A
C
D
A
B
A
A
A
C
D
A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