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所以,进入新的集体一定要保持沉默。沉默是金,少说为益。( ) 提示:班集体是有每一位班级成员组成的,如果都像题中所说的保持沉默,少说为益的话,也就不再称为一个集体了。既然良好的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那么班集体的任何一名成员都应该有义务为班级作出贡献。那种把“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作为在班级中的处世原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思想,要不得。 答案:(×) 10.进入中学后,小刚看到的都是一张张新面孔,感到有些孤单。于是他主动向同学介绍自己。( ) 提示: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我们多多少少会感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不及时调整,提高适应能力,就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面对新的环境我们要及时调整心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节。 答案:(√) 11.创建优秀班集体要靠集体的力量,单个人的力量毫不足惜。( ) 提示:创建优秀班集体固然要靠集体力量,但是集体是有班级的每一个成员组成的,只有每一个班级成员将自己融入到班集体中,才能真正创建优秀班集体。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我们是集体的主人,应该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努力为班级增光添彩。 答案:(×) 综合•应用•创新 三、问答题 12.第一次班会课是新同学自我介绍,班主任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副对联:“你一言,我一语,畅言交流成集体;你清高,我憋气,不通有无非兄弟。”在这副对联的感召下,很多同学鼓起勇气走上了讲台,大大方方地介绍自己。 试想一想,如果你看到这副对联,能从中悟到什么? 提示:班主任的对联告诉我们,作为新入班的新同学,要主动与同学交流沟通积极进行自我介绍,与同学和睦相处,以尽早融入班集体。 答案:这副对联告诉我们,应珍惜初中生活新起点,积极大胆认识新同学、结识新朋友、珍视新友谊、与同学结伴成长,和谐相处,共同珍惜和创造美好的班集体。 13.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将十几只黄蜂放入一个厚木箱内,几天后,打开木箱,发现木箱内壁有十个小孔,每个孔中都有一只死去的黄蜂。其实,这些小孔都已经很深了,每只黄蜂离钻穿木箱成功逃生都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可悲的是,他们最终都死在自己的努力之中。 这些黄蜂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钻孔,又为什么全部死亡了呢?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结合“团结就是力量”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黄蜂的可悲在于各自为政,像一盘黄沙,去做各自的事情,到头来难免会落下全军覆灭的下场,从而体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答案:以上材料说明“团结就是力量”。尤其在班级建设中,没有班级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团结,即使每人都能弹奏出美妙的音符,我们听到的,也只能是杂乱无章的噪音。只有团结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奏出最美妙的班级乐章。 14.曾为孤儿的王老汉临终前嘱咐三个儿子:“我死后务必共同出资为家乡建一座孤儿院,完成为父多年未了的心愿。老大为人老实,可留在家耕作;老二脑子灵,交际广,可出门经商;老三文弱,好读书,应努力考取功名。”然后叫家人取来了一把筷子,取一根叫老大折断,老大不费吹灰之力,一折二断,老汉继而将整把筷子交老大折,老大竭尽全力亦不能折断。 请根据故事内容,联系第一课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老汉行为的看法。提示:分析这则材料的时候要细心,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建孤儿院,三人性格分析,折筷。这三个方面也就说明了三个道理。 答案:王老汉嘱咐三个儿子,为建成孤儿院共同目标而努力,并希望三个儿子能发挥各自所长,各尽其能,为王家能建成孤儿院而作出贡献。同时,用折筷的道理启发三个儿子,必须团结协作,互助前行,才能产生巨大力量,完成既定目标。 15.小李的父母都是工程师,2010年3月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夫妻双双参加西部大开发。于是告别生活多年的东部沿海城市来到相对落后的祖国西部某小镇工作。小李随父母来到西部并在镇上一个农村初中开始了自己的初中生活。这个中学的设施远远不如小李在沿海地区的小学的条件。于是,小李感到十分伤心,更加思念原来小学的老师和同学。 (1)你怎样看待小李的想法?如果你是小李,应该怎么办? (2)假如你是小李的新同学,你会对小李说些什么? 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作为中学生如何更好的适应新环境。试题从三个角度进行考查,即作为读者如何对待,作为小李如何对待,作为小李的新同学如何对待。如果大家吃透教材,相信此题不难理解。 答案:(1)小李的想法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小李应尽快从这种“沮丧”中摆脱出来,应该为父母响应祖国的号召投身西部大开发的行为感到自豪,为父母的举动感到骄傲,这样,就会尽快找到心理平衡的支点。其次,小李应尽快适应新学校的环境,赶快与当地的新同学融合,寻找新伙伴,建立新友谊,以积极向上的姿态迎接新的生活,才会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进步。 (2)假如我是小李的新同学,应该多与他(她)接近,让小李尽快摆脱烦恼,重新找到友谊,帮助小李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特点等。告诉小李,小李的父母为西部开发献技献力值得我们尊敬,小李能毅然告别条件优越的学校随父母来到相对落后的学校,也值得我们敬佩。这样,可以使小李尽快走出沮丧。其次,还要主动对他(她)进行帮助等。 16.进入中学后,最令你感到新鲜和欣喜的事情有哪些?自己有怎样的体验?提示:进入新的环境,中学生一定会有让你感到新鲜的欣喜的事情,你可以尽情回答,但是要注意材料的要求,尽量使语言有一定的层次感。 答案:该题可以围绕自己的具体体会回答。例如,令我感到新鲜和欣喜的是新学校里有新的生物学科,因为从这个学科中,我了解了许多关于生命的知识。除此之外,我感到欣喜和新鲜的还有遇到了一些新的同学,他们个个神采飞扬,精神抖擞…… 我的体验:中学的知识面宽了,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地方,竞争力更大了,竞争的对手多了…… 17.2010年3月,某市七年级(2)班召开班会,会上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完成两道题: (1)就如何加强和改进班级纪律,提几条合理化建议,以增强为建设良好班集体作贡献的意识。 (2)我们全班同学一起确立我们的班级目标。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如果是给你布置的作业,你怎么回答呢? 提示:(1)“为班级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特点,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可以独立形成完整的涉及班级管理各方面的建议,也可以每个小组就班级管理的某一方面较深刻地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全班交流统一后,作为今后班集体建设的指南。 (2)我们班级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从学习、体育、文艺、卫生、科技小发明、班级文明公约等不同方面分工负责,选择一个或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讨论在某个方面,班级所要达到的目标,将各个小组为班级确立的目标,张贴在班内的宣传栏。班内全体同学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修订通过后确立为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答案: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所得出的答案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是同学们通过讨论、经过大家一致同意、得到老师的认可,只要有利于新的班集体的形成、有利于同学们身心发展、有利于工作的全面开展,那么,这样的建议都是正确的。 18.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让大家尽快熟悉,老师布置了下面几道作业,请你逐项回答。 (1)个人的个人简介。 (2)个人风采照系列展册。 (3)个人的空白名片。 (4)个人的交友广告。 (5)崭新的校园公共栏目(网页)开通了,请拟一个广告语。 提示:主要考查了自我认识、交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对于中学生尽早适应新环境、发挥个人才能为班级作贡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答案: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回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