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学习的快乐在于( ) A.了解奥秘后的满足 B.发现进步后的快乐 C.解决难题后发现自己的潜能 D.艰辛探究后的幸福 思路解析:学习本身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学习的快乐。 答案:ABCD 4.在那些偏远山区的失学儿童,八九岁仍然背着草筐,拉着山羊,天天帮父母干活。他们不是不想上学,是没有条件。跟我们相比较( ) A.他们不幸福,因为没有学习的机会 B.他们更快乐,因为有自由 C.他们更幸福,因为有牛羊为伴 D.他们不快乐,因为怕上学 思路解析: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还有极少数儿童没有上学的机会,他们渴望上学,但是却无法入学。与我们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相比,谁是幸福的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答案:A 5.新学校、新同学、新老师,大家踏上了一条共同的路,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还陌生,小于真诚地问着同学的名字,想尽快把对方记住;小新看到老师要发新书了,主动去协助老师;班里的值日生还没有安排好,玲玲忙着去清理卫生、擦桌椅;小伟心里很兴奋,但又感觉一个朋友也没有,于是悄悄躲在角落里,等着别人去发现自己。你认为在新的学习环境里,以上四位同学谁相对来说不能尽快地适应新生活( ) A.小于 B.小新 C.玲玲 D.小伟 思路解析:进入新环境,我们就要主动进行自我调整,提高适应能力,否则就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向同学进行自我介绍,主动帮助老师、同学,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使自己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之中。如果自己不能主动与同学相识,就很难能尽快融入到集体之中。 答案:D 6.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求学期间赌博、借债、游荡、醉生梦死,考试成绩不合格,留了级。但不久他大梦初醒,认识到自己的放荡行为与禽兽无异,便以虔诚悔过的态度罗列出自己的八大罪状:①缺乏毅力;②欺骗自己;③轻浮;④不谦逊;⑤脾气暴躁;⑥生活放纵;⑦缺乏主见;⑧缺乏反省。并将上述八大罪状记入日记,并以此自戒。最后,托尔斯泰的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后来终于成为闻名全球的大文豪。在这一事例中,表明决定人的学习成绩,甚至影响人一生前途和命运的主要是( ) A.学习习惯 B.学习态度 C.学习方法 D.时间观 思路解析:通过材料中列夫•托尔斯泰成才前后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其一生前途和命运的主要是学习态度。人一生就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这种正确的态度将是我们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答案:B 7.下面同学的学习方法中,你认为属于科学学习方法的有( ) A.孙林遇到不会的问题,马上去问同学和老师 B.张凯每节课前都认真预习,每堂课都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 C.孟平习惯制订学习计划,并且总是按计划学习 D.李涛把课外的时间都用来学习 思路解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无论每个人的方法如何,一定会有一些共性在里面,这就是适应每一个人的科学的、合理的学习方法。比如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学习、课前预习、课堂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劳逸结合、全面发展等。 答案:BC 二、我回答 1.进入初中后,李明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语文成绩却下降了。妈妈问他原因,他说数学老师讲课很有意思,所以很喜欢;而语文老师的上课方式他不太喜欢,上语文课的时候就不想听,慢慢地对语文也就没什么兴趣了。 (1)李明以什么标准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喜好? (2)如果李明继续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3)如果你是李明,你会怎么办? 思路解析:李明同学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而语文成绩下降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因为数学老师的讲课有意思,引起他的喜欢,而对语文老师的上课方式不感兴趣,就不想听。其根本原因是对语文老师的上课方式不适应,久而久之,则很难说有什么兴趣了。其实,每个老师的上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方式,作为学生应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学习中发现和欣赏老师的优点,努力适应每个老师,而不能让老师来适应自己。这样,才会正确对待每个老师和学科,以便使自己各科均衡发展。 参考答案:(1)李明以老师的讲课是否有意思和教学方式是否适合自己的“口味”来确定自己对各学科喜欢或不喜欢,他忽视了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 (2)李明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不仅会使语文学科成绩下降,而且会促使自己出现学业上常见的“偏科”现象,长久下去,自然会导致自己学科间的发展不平衡,影响自己的全面、和谐发展。 (3)如果我是李明,首先要引起自己高度的重视,不能单凭学科老师的讲课是否有意思来决定自己是否认真听讲,而要努力发现每一位老师的优点和长处,尽快适应语文老师的讲课方式和方法,力争将落下的课赶上来,以保证自己的所有学科全面、均衡发展。 2.欣赏古诗《劝学》,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劝 学 孟 郊 击石始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诗中以击石取火为比喻,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诗中强调学习应靠谁? (3)诗中认为学习的最好时机是什么时候? 思路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的拓展能力。首先要读懂古诗《劝学》,才能结合题目思考问题。这首古诗主要强调的是珍惜青春年华,自觉学习、好好读书,才能明事懂理。作为中学生,要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全面发展自己,加强自己的独立能力,使自己真正无悔于青春。 参考答案:(1)这首诗以动情的语言讲了读书求学的深刻道理。前四句以击石取火为喻,生动地阐明了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懂得万事万物的道理。 (2)五、六两句,强调读书求学要靠自己,他人无法代替。 (3)最后两句,从阅读时间战略的高度发出警告:少年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大好时机,不会太长,必须及早读书求学,使自己的身心全面发展,绝不能虚度青春年华。 三、我探究 1.周仓打蚂蚁 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将关公,曾经降服了一个叫周仓的山贼做他的侍卫。周仓力大无穷,可惜生性粗心大意,不大用头脑。有一天,关公骑马,周仓步行,两人来到一棵树荫下休息。见树下有一群蚂蚁在爬,关公便对周仓说:“周仓,你打这些蚂蚁看看。”周仓伸出拳头,用力一打,地面凹进一块,蚂蚁却没事;再用力一打,周仓痛得哇哇大叫,蚂蚁还是若无其事。周仓眼见小小蚂蚁都打不死,急得满面通红。关公说:“看我的。”只见他伸出食指,轻轻一揉,蚂蚁一下死了好几只。周仓看得目瞪口呆,关公便对他说:“有很大的勇气和力量,还要懂得运用智慧和谋略,才能做大事,成大器。” 我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这篇小故事主要告诉我们做事要掌握技巧,不能盲目蛮干。学习正如打蚂蚁,也要讲求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争取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答案:做事情若靠蛮力而不懂得运用技巧,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比如拼命读书了,却收不到自己想要的成绩。很多时候,一味的蛮干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运用技巧同样重要。想要事情做得好,就必须善于运用你的头脑。 2.进入初中以后,小刚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太让人感到满意。为了改变自己的成绩状况,小刚开始细心观察成绩较好的小王。结果小刚发现:小王晚上睡得很早,早上起床也很早;小王喜欢独自一人外出找个幽静的地方看书;小王从不喜欢大声诵读课文,即使是老师要求要背诵的单词或课文,也只是默读,可没过多会儿,他却可以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于是小刚开始模仿小王的学习方式,可是小刚发现:自己晚上不能早睡,睡早了竟然会怎么也睡不着;而早上呢,他怎么也起不早,即使勉强起来了,也没精打采,很容易犯困;至于默读背诵课文的办法就更不适合了,用那种方法背单词或课文,要不了五分钟小刚就足以酣然入睡了。一段时间过后,小刚的成绩竟然更差了! 请你给小刚写一封信,帮他出出主意,告诉他应该怎么办。 思路解析:初中的学习和小学不一样,有其自己的新特点,这就要及时请求老师、同学的帮助,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科学安排学习时间等,千万不要盲目照搬他人的做法,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找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写信的时候,注意写信的格式,侧重于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机械的模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小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好好分析自己在学习上的问题,要找到学习的规律,不能照搬他人的做法,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找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四、我行动 上海市的一项研究发现,有53.5%的优等生能制订学习计划,而学习差的学生中只有29.5%的人能制订学习计划。另外还发现,在七年级的学生中间,有48.3%的人很少有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 (1)你认为制订学习计划有必要吗?请说明理由。 (2)请你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一个学习计划。 (3)你认为在制订学习计划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主要是让大家结合生活经验与课堂所学知识,认识和掌握怎样制订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一道实践题目,难度比较大。做好本题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确定了计划,别忘了一定要落实。 参考答案:(1)我认为制订学习计划十分必要。因为制订学习计划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多好处。①明确学习目的,保证学习任务的实现。②科学地组织各项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③磨炼学习意志。④增强计划能力,使自己成为独立的、能有条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的人。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即可。 (3)我认为在制订学习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计划莫贪婪,即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学习时间在一天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要把学习目标和自身条件联系起来。最好“站起来摸得着,跳一跳能摘到”。②计划要目标明确、具体。要有近期计划,还要有远期计划。要根据自己目前的实际学习状况,目标不要定得太高,也不要定得太低。定得太高无法完成,会流于形式;定得太低轻而易举,容易产生松懈情绪。③计划要突出重点,要严格执行。若发现执行困难或效果不好,可及时调整,从而制订更为科学的学习计划。④要学会对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的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