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解析】第(1)题,材料一是农村改革,材料二是对外开放,归纳起来即是改革开放。再结合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第(2)题,材料一表格中的数字变化说明了生产和生活的提高,其原因在于“包产到户”政策的实行。第(3)题从经济特区这一角度思考和回答。 答案:(1)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2)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在粮食产量和人均分配收入方面,1979年比1976年有了大幅度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的实行。 (3)对外开放的实行(或经济特区的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创建,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2.【解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的有关问题。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为港澳回归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正确决策为港澳回归创造了条件。港澳回归,使中 华民族的耻辱得以洗雪,是祖国统一大潮中的重要一步。 答案:(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2)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澳门1999年回归祖国。 (3)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正确决策;香港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收回香港、澳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等。 (4)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不仅洗雪了多年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还使香港、澳门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3.【解析】本题以民主与法制为主线,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发展成就的识记与理解能力。第(1)题中的有效信息是“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1954年”。与此相关的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题中的信息是“1982年”,再结合材料二(出自新宪法)即可回答。第(3)题,由“九年义务教育”可知,此法律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4)题的第二小问,应注意不是列举法律文件,而是“概括说明”成就,即法律框架的形成。第(5)题,应立足于民主法制对社会的作用回答。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改革开放时期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初步建立起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5)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 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言之有理即可) 24.【解析】第(1)题,由“20世纪80年代”、“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及“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可知分别是863计划和科教兴国战略。第(2)、(3)题,进一步考查学生对国企改革的内容及邓小平理论的识记能力。第(4)题,可从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或意义等角度回答。 答案:(1)八六三计划。科教兴国战略。 (2)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形式是公司制、股份制。典型:邯郸钢铁总厂(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 (3)邓小平理论。 (4)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中国共产党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言之有理即可)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话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