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练习题(北师大版)(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6.B  点拨:本题考查记忆能力,对应的知识点是西藏的和平解放。四个选项中,台湾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香港是在1997年回归祖国的;青海的解放虽然在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到,但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藏是除了香港、台湾和澳门外大陆最后一个解放的地区,而青海的解放则是在西藏之前。因此,B项正确。
    7.D  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把握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在1951年,故2014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3周年。
    8.B  点拨: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毛泽东的话的意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于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排除①;土地改革发生在1950—1952年,排除④。故答案为B项。
    9.B  点拨: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土地改革法,这就要求学生知道改革后土地归谁所有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不合理,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首先要解决农民的切身利益土地问题;土地问题解决了,农业就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四个选项中,A、C两项是实行土地改革后的结果,D项是三大改造后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
    10.D  点拨:本题重在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答时,只有将题目中 的有效信息和教材中的知识结合起来加以分析,才能够得出认识和结论。A、B、C 三项显然都是土地改革的意义,D项是土地改革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11.B  点拨:本题考查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D项是新中国诞生的标志,不是巩固措施;A、B、C三项都是巩固政权的措施, A项是巩固祖国统一的措施,C项是保家卫国的措施,只有B项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故本题选B项。
    12.C  点拨: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展开,图片反映的就是土地改革的情况。
    13.B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即借助教材的内容考查学生对爱 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理解。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表现出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14.D  点拨:本题考查朝鲜战争中的交战双方。一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队,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包括日本军队,排除④。
    15.D  点拨:本题考查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时间。根据题干中“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以及报告的内容,可知这段话发表于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于1953年7月,故选D项。
    16.B  点拨:本题考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1953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B项反映了当时的情景。故答案为B项。
    17.C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军事、经济实力并不强大,因此排除④,答案为C项。
    18.A  点拨:本题考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影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19.B  点 拨:本题考查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壮烈牺牲。
    20.B  点拨:本题考查识记能力。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召开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保障全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但是没有制定宪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因此,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要求,B项为正确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