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要塞陷落一个多月以后,奕山姗姗而至广州,日夜饮酒作乐。英军占领城北后山顶上的四方炮台,居高临下,轰击城内。城中一万多清军慌乱无主。奕山“伏在一隅,半筹莫展”,只好竖起白旗,命广州知府出城向敌人求和。 2.三元里人民抗英(板书) 在鸦片战争中,抵抗侵略的既有一部分清军中的爱国官兵,还有刀斧犁锄在手即成军器的普通民众,三元里人民联合抗英是其中最光辉的一例。 英军占领广州北部各炮台以后,经常四处骚扰。(提示学生看教材“英国劫掠队”漫画)英军暴行激起广州地区人民的愤怒。1841年5月末,英军闯到三元里一带抢劫,三元里的农民、渔民、手工工人在丘陵起伏的牛栏冈与英军激战,打败英军。 (请一学生读课文中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小字内容,请学生看“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和旗帜和武器”图)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同侵略者斗争的英雄气概。一位广东官吏承认,“逆夷自破虎门以来,未有如此之受创者”(广东按察使王庭兰语)。 3.定海之战 葛云飞(板书) 清政府的妥协退让并没有换来侵略者的停战息兵。为什么?(启发学生回答英军侵略中国的那些目的此时还没有全部实现。)英军决定扩大战争。他们从香港出发,再次北犯。1841年秋,英军攻陷厦门,接着二次进攻定海。定海守军在总兵葛云飞等率领下,浴血奋战六昼夜。葛云飞中炮,壮烈牺牲。(在板书“葛云飞”外加画长方框。)进攻定海的英军都不得不佩服地说:“定海守军表现得很英勇”。定海在装备精良的敌人进攻下,再次失陷。接着,英军又攻陷宁波,宁波一带的农民组织黑水党神出鬼没、机智灵活地杀死不少驻守宁波的英军士兵,搅得敌人日夜不安。 4.吴淞之战 陈化成(板书) 1842年6月,英军集中兵力进攻长江的门户吴淞。吴淞守将、年近70的江南提督陈化成知道这将是一场恶战,他对士兵说:“我今日极力用兵,欲以死报国恩”。在英军的猛攻下,陈化成身受七处重伤,鲜血从上身一直流到小腿,仍挥旗督战,“开炮”的指挥令声渐渐从大到小……。这位老将终于战死在吴淞炮台,实现了他的誓言。(在板书“陈化成”外加画长方框。) 5.镇江之战 英军攻陷吴淞后,相继攻下上海、宝山,然后沿江而上,在镇江遇到顽强抵抗。镇江军民用抬枪、长矛抗击英国的军舰大炮。当敌人爬上城墙时,有的清军士兵冲上去,抱住敌人从城墙上跳下去,和敌人同归于尽。英军伤亡惨重。恩格斯在一篇文章中热情赞扬中国镇江守,他说如果英国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但是,英国的炮舰终于直逼南京,停泊在南京下关江面。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道光帝派钦差大臣赶到南京,与英军议和。1842年8月,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以失败而告终,英国资产阶级终于得以“乘战胜之余威”提出他们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板书) 1.中英《南京条约》(1842.8)(板书) 1842年8月29日,在中国长江江面停泊的英国“皋华丽”号战舰上,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的代表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有人把1842年8月29日称为中国的“第一个国耻日”。通过《南京条约》,侵略者得到了什么?清政府出让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出示“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主要内容”投影片的下列四点。) ①割香港岛 ②赔款2100万元 ③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定关税 第一项内容是割香港岛。(指导学生看教材“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示意图”,说明香港岛与通常讲的香港地区的地理概念。然后采用谈话法进行教学。)英国是在1842年得到香港岛的吗?把割香港岛写入条约意味着什么?用国际条约的形式,从法律上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使英国对香港岛的占领合法化。这样,中国的领土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中国的主权发生什么变化?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副板书“领土主权”)英国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得到香港岛?(提示学生从军事、经济、政治角度回答。)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说:“香港是插入中国领土的一个楔子。” 第二项内容是中国赔款英国2100万银元。一枚银元重0.72两至0.73两之间,请每位同学按0.72两重计算一下,2100万元合多少两白银?(副板书“1512万两”)这笔巨额赔款由谁承担呢?清政府把赔款负担转嫁到广大人民身上。2100万元的赔款实质是对中华民族的掠夺,是对中国广大人民的掠夺。 第三项内容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请学生在教材“鸦片战争示意图”上标出五个通商口岸)为什么在150多年前的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英国获得的一项侵略中国的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