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镇江之战 英军攻陷吴淞后,相继攻下上海、宝山,然后沿江而上,在镇江遇到顽强抵抗。镇江军民用抬枪、长矛抗击英国的军舰大炮。当敌人爬上城墙时,有的清军士兵冲上去,抱住敌人从城墙上跳下去,和敌人同归于尽。英军伤亡惨重。恩格斯在一篇文章中热情赞扬中国镇江守,他说如果英国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但是,英国的炮舰终于直逼南京,停泊在南京下关江面。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道光帝派钦差大臣赶到南京,与英军议和。1842年8月,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以失败而告终,英国资产阶级终于得以“乘战胜之余威”提出他们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板书) 1.中英《南京条约》(1842.8)(板书) 1842年8月29日,在中国长江江面停泊的英国“皋华丽”号战舰上,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的代表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有人把1842年8月29日称为中国的“第一个国耻日”。通过《南京条约》,侵略者得到了什么?清政府出让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出示“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主要内容”投影片的下列四点。) ①割香港岛 ②赔款2100万元 ③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定关税 第一项内容是割香港岛。(指导学生看教材“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示意图”,说明香港岛与通常讲的香港地区的地理概念。然后采用谈话法进行教学。)英国是在1842年得到香港岛的吗?把割香港岛写入条约意味着什么?用国际条约的形式,从法律上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使英国对香港岛的占领合法化。这样,中国的领土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中国的主权发生什么变化?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副板书“领土主权”)英国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得到香港岛?(提示学生从军事、经济、政治角度回答。)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说:“香港是插入中国领土的一个楔子。” 第二项内容是中国赔款英国2100万银元。一枚银元重0.72两至0.73两之间,请每位同学按0.72两重计算一下,2100万元合多少两白银?(副板书“1512万两”)这笔巨额赔款由谁承担呢?清政府把赔款负担转嫁到广大人民身上。2100万元的赔款实质是对中华民族的掠夺,是对中国广大人民的掠夺。 第三项内容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请学生在教材“鸦片战争示意图”上标出五个通商口岸)为什么在150多年前的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英国获得的一项侵略中国的权益呢?(注意引导学生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方面回答。)英国政府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以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得到东方这一广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经济掠夺。炮口下开放的通商口岸,是无互利可言的。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通商口岸把英国商品转销中国各地,又从这里转运走他们需要的资源。五个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产阶级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中心、不等价交换的中心、牟取暴利的中心。那么,进出口中国海关的英货税款由谁确定呢? 第四项内容是协定关税。中国海关税率,中国无权自行决定,必须同英国共同议定。只要英国不同意,中国就不能增加海关税。而英国为了推销英国商品、掠夺中国源科,凭借协定关税,大大压低了英国货物的进出口税。1843年的税率降到5.56%,比原税率减少73.19%,(同时副板书三个百分比)。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经济的作用。成为便利外国资本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工具。协定关税标志着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副板书“关税主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