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的重点课文,是前面学习的“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发展的结果。从这节课开始至第12课,学生将学习中国抗日战争史。因此,本课在整册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抗日战争历时八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神圣抗战开始,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二是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改变侵华方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三是到1944年初,敌后抗日根据地局部反攻,抗日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直到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结束。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抗战初期,中国战场上,形成了以国民党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上,国民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抵抗,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战役,但由于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的路线,导致丢城失地,大面积国土沦丧。 教学思路 通过图片或影视资料,介绍并引导学生认识卢沟桥事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卢沟桥事变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同时也触犯了英美及蒋介石集团的利益,在中国共产党的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结合影视资料《台儿庄战役》,通过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四次战役情况的描述,认识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积极抗战的一面;引导学生分析正面战场抗战结果,正确评价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功与过。 重点分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是初步形成,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二是正式建立,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愿意抗战。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九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三是作用,它的建立,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全国人民抗日怒潮推动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英美及蒋介石集团利益受到威胁的结果。它的建立,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提供了根本保证。 卢沟桥事变。为什么确定它为重点?这是由它在抗日战争过程中的重要性决定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