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下册复习试题及知识点资料大全(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流传在东北地区的民谣
    材料二:2005年的日本教科书对卢沟桥事变做出这样的叙述: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 来。”
    材料三:发展新世纪中日关系,必须牢记中日友好的历史和经验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中日友好成果。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恪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的原则和精神。既要不断扩大双方利益的汇合点,要重视并处理好双方的关切,尤其要慎重处理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中日两国领导人应当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大方向,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关系 。 ——2005年4月23日胡锦涛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讲话
    然后请回答:
    (1)“苦难十四年”开始、结束的时间、标志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教科书认为卢沟桥事变是由哪方引起的?
    (3)依据史实回答,日本是怎样制造“卢沟桥事变”的?
    (4)日本教科书对卢沟桥事变的不实叙述,反映了日本对侵华战争持什么态度?
    答案:
    1、C 2、 C 3、D 4、B
    5(1)开始:1931年九一八事变。结束: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2)中国(3)1937年7月7日,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向卢沟桥发动进攻,并炮轰宛平城(4)推卸战争责任,否认战争罪行。
    第14课宁为战时鬼,不做亡国奴
    B卷
    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1)九一八事变(2)七七事变(3)八一三事变(4)西安事变
    A(1)(2)(3)(4) B(1)(2)(4)(3)
    C(1)(4)(2)(3) D(1)(3)(4)(2)
    2、1927年国民政府所在地点的变迁是( )
    A广州—武汉—南京—重庆 B广州—南京—重庆—武汉
    C广州—武汉—重庆—南京 D广州—南京—重庆—武汉
    3、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挑起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地点是( )
    A沈阳 B宛平城 C上海 D南京
    4、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 )。工农红军改编为( )( )后开赴抗日战场。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远东军事法庭是审判认为,日军在1937年南京攻克战中,杀害了20万中国民众。但是,根据当时的资料,南京的人口那时只有20万,在日军攻占南京一个月后,人口增加到25万。除此之外,这个事件的疑点很多,其争论持续至今,因为在战争中即使杀了一些人也不算大屠杀。”
    ——日本政府审计通过的由右翼学者编撰的教科书
    (1)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歪曲了该事件的历史真相,请你简述该事件当时的实际情况。[
    答案:1、C 2、A 3、B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路军、新四军
    5、(1)南京大屠杀(2)日本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第14课宁为战时鬼,不做亡国奴
    C卷
    1、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中国人达( )人以上。
    2、1937年日本发动( )大举进攻上海;之后,又攻陷国民政府首都( ),国民政府迁往( ),作为战时陪都。
    3、( )事变是日本局部侵华战争的开始;( )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是在( )后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5、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日爆发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6、归纳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三次侵华事变
    答案:
    1、30万 2、八一三事变 3、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4、C 5、C
    6、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
    第15课血肉筑长城达标测试题
    A卷
    一、精挑细选
    1.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平型关大捷 D 太原会战
    2 .抗日战争时期,指挥百团大战的是:
    A 蒋介石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彭德怀
    3.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有:
    a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b 苏联对日宣战和苏联红军进攻日本关东军
    c 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大反攻 d蒋介石命令他的军队“积极推进”
    A a b d B a b c C b c d D a b c d
    4.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A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B作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D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5. 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流徒,苦难艰辛,
    今天这一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他们的无条件投枪。”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A 8月5日 B 8月10日 C 8月12日 D 8月15日
    二、材料分析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回答:
    1.写出两次战争的名称,起止时间,和结果。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块领土,在两次战争中台湾的状况如何。
    参考答案
    一、1 C 2 D 3 B 4 D 5 D
    二、
    1、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中国战败
    全面侵华战争 1937----1945 中国取得全面胜利
    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在全面侵华战争中,中国取胜,台湾回归中国。
    第15课血肉筑长城达标测试题 B卷
    一、精挑细选[
    1、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流徒,苦难艰辛,在今天这一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他们的无条件投枪。”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A 8月5日 B 8月10日 C 8月12日 D 8月15日
    2、中共七大政治路线提出的任务是建立:
    A 中华人民共和国 B 社会主义国家
    C 工农民主专政 国家 D 新民主主义国家
    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国共两党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 B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B 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D 日本国内的反战情绪
    4、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两次侵略中国,分别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A a b B b d C c d D a d
    二、简述题
    说一说。八年抗战,中国取的了最后的胜利。你能说出此事件的起止时间和胜利的原因吗?
    参考答案
    一、D D A B
    二、1937年7月7日 1945年8月15日
    原因:1.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
    2.抗战的正义性
    3.国际援助(美国和苏联的援助)
    第15课血肉筑长城
    C卷
    一、精挑细选:
    1.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平型关大捷 D 太原会战
    2.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取得重大胜利的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
    A 蒋介石 B 彭德怀 C 李宗仁 D 张学良
    3. 1945年8月,哪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A法国 B英国 C 美国 D苏联
    4.下列内容是你熟悉的,但有一项 是错误的。请你把它选出来:
    A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日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中共七大政治路线提出的任务是建立:
    A 中华人民共和国 B社会主义国家
    C 工农民主专政国家 D新民主主义国家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春 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
    材料二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台北市中山堂举行。-------------- “从今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被日本侵占达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去年”是哪一年?“割台湾”是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中的内容?
    2.材料二是哪一战争的胜利果实?说出胜利的原因?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块领土,请用史实说明。
    参考答案
    一、C C C A D
    二、1895年 《马关条约》
    抗日战争 原因:.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
    抗战的正义性 ; 国际援助(美国和苏联的援助)
    元朝时政府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