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新课标初二历史复习资料同步测试题(含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9、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的一件大事是
    A、京师同文馆成立 B、京师大学堂创办
    C、科举制度废除 D、《明定国是诏》颁布
    20、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一批进步文学艺术家投身于抗日洪流中,以反映时代主题为使命,创作了大量激励民族精神和斗志的文艺作品。下列作品,属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是
    A、《在松花江上》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李有才板话》
    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小题中同学间对话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小题后括号内打上“√”,错误的打上“×”。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21、甲同学: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
    乙同学:因为正是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22、甲同学:为什么会发生“公车上书”呢?
    乙同学:因为《马关条约》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让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们看到中国必须反对议和,变法图强。于是上书光绪帝 。 ( )
    23、甲同学: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这不应该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的原因?
    乙同学:我也这样看。 ( )
    24、甲同学:陈毅元帅曾经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话能说明什么呢?
    乙同学:这说明广大人民群众支持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啊?( )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五四”口号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贼”指的是什么人?(2分)
    2) 材料二中的“鞑虏”指的是什么人?(2分)
    3) 材料三中“国贼”又是指的什么人?(2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在近代化探索方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5)材料三和材料二比较,反映出在近代化探索性质方面又有何相似之处?(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参加过抗英斗争,……他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他认为“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为此,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
    材料二: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他以很大震动。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他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以第一部译著《天演论》影响最大。……
    ──以上材料均摘引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2分)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核心主张。(4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作者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有何差异?(2分)你认为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么?(2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第27小题14分,第28小题12分,共26分)
    27、有观点认为: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请回答:
    1) 你认为,洋务运动发生时期,中国社会“新”和“旧”的表现分别有哪些?(4分)
    2) 所谓“自救”,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又主要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4分)
    3)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却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第一次尝试。我们应怎样去认识它的积极影响呢?(5分)
    28、1945年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面临重大抉择,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毛泽东在大会上做了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文中指出:“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请回答:
    1)为夺取抗战最后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怎样的政治路线?(6分)
    2)请结合下列历史照片内容,说明在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内代表两种前途的政治力量各采取了怎样的政策?(6分)
    历史照片1:
    历史照片1
    历史照片2:
    历史照片2
    五、活动与探究(本大题1小题。共10分)
    29、2006年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为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八年级五个班同学在学校开展的“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中,共同选择了演唱《长征组歌》中的曲目。他们的一些组织准备过程,你也能完成吗?
    1)他们选择的曲目是其中的《突破封锁线》、《飞跃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四渡赤水出奇兵》和《遵义会议放光辉》五首。五个班以班序先后出场,以红军长征经历先后安排各班曲目。各班将演唱哪些曲目呢?(5分)
    一班: ;二班: ;
    三班: ;四班: ;
    五班: 。
    2)部分同学要准备表现红军的演出服装,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1分)
    3)报幕的同学需要写几段串词。如果是你,在演唱《遵义会议放光辉》这首歌之前的串词,你该怎样来写呢?(要求:紧扣歌曲主题,在200字以内)(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C
    C
    C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A
    A
    D
    B
    B
    C
    C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4分)
    21、√22、√23、×24、√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10分)1)指的是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反对变法的顽固派;(2分)2)指的是满清贵族(满清统治者)(2分);3)指的是曹汝霖等卖国贼;(2分)4)从改良转向革命(从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到武装推翻清朝统治)。(2分)5)都具有反帝反封的性质。(2分)
    26、(10分)1)魏源和严复(2分)2)材料一:要想抵制西方,必须了解西方并学习西方技术;材料二:效法西方,实行维新改革。(4分)3)前者强调学习西方技术;后者注重学习西方思想,进行维新改革。(2分)主要社会原因: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需要寻找新的道路。(2分)
    四、问答题(共26分)
    27、(14分)答:1)“新”:如答:中国从闭关锁国到被迫打开大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传入;清政府面临新的威胁和挑战;面临新的外交事务等等。(2分)“旧”:如答封建统治没有改变;满清政府仍是腐败无能;统治思想、社会观念仍然落后等等。(2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此问最高4分)2)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措施: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建立海军;兴办新式学堂。(4分)3)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5分)
    28、(12分)答:1)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6分)2)历史照片1: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抢夺抗战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同时,采取欺骗手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3分)历史照片2: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等到达重庆,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谈判斗争。(3分)
    五、活动与探究(10分)
    1)一班:《突破封锁线》;二班:《遵义会议放光辉》;三班:《四渡赤水出奇兵》;四班:《飞跃大渡河》;五班:《过雪山草地》。
    2)如:八角帽、灰色服装、打绑腿、红袖章等。(答案中至少需包含其中两个)(1分)
    3)(答案要求:一要通顺简练,二要能紧扣歌曲主题,有能反映遵义会议时间、地点、内容或意义等方面内容的历史信息;分四个层次给出0、2、3、4分)(4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