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列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国共两党因为奋斗目标不同而结束了合作 B.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 C.国民政府脱离群众,使北伐战争无法坚持下去 D.北伐军将士不能正确对待取得的胜利,接连遭到失败 18.大革命失败给中共的主要教训是,要想革命胜利,必须做到( ) A.坚持对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武装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武装斗争 C.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和纲领 D.与机会主义路线决裂 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余孽死有头。” 材料二 “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材料三 “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进行!”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曹瞒遗种”“章 余孽”暗指什么? ⑵材料二中说明五四运动哪一阶层人民的支持? ⑶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运动中心各在什么地方?主力分别是谁? ⑷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20.阅读下列材料: 学生在天安门前演讲后,游行去东郊民巷使馆区向各国送交陈词,遭到使馆巡捕和军警的阻拦,于是大家改道直奔赵家楼胡同去找曹汝霖等卖国贼问罪,曹汝霖闻风而逃,在愤怒之下,学生放火烧了曹宅…… 请回答: ⑴请判断出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应发生于哪一历史事件?文中的学生为什么要演讲、游行? ⑵文中的学生对当时的中国政府提出了哪些要求?(两项即可) ⑶请写出这一事件中的主要领导人的名字(两位即可) ⑷请你给这一历史事件作一个简短的评价。 21.阅读下列材料: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要从今天起,重新来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一心一意的来革命。” 请回答: ⑴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⑵从孙中山的讲话中能否知道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是什么? ⑶1924~1927年,黄埔军校共举办六期,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你知道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指挥员中有哪些人曾在这个学校工作和学习过吗?请你列出几位。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6年9月,英国军舰公然炮击进攻武汉的北伐军……各帝国主义集结在上海……随时准备进攻北伐军。” 材料二 “……4月12日,发出了大屠杀的命令……”汪精卫叫嚣要用对付敌人的手段对付共产党……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材料三 “陈独秀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枪支,交存政府。” 请回答: ⑴材料一说明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持什么态度? ⑵材料二指的是哪两件事? ⑶材料三说明在革命危机关头,中共中央持什么态度? ⑷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断出国民革命的什么结果? 三、问题探究题 23.思考历史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你认为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24.课外探究 下图是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请跟据所学知识,为此图配一段文字说明,简要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 参考答案 1~10题 1B 2B 3A 4C 5D 6B 7C 8 A 9C 10D 11B 12 A 13C 14A 15C 16C 17B 18A 19题:⑴曹汝霖、章宗祥。⑵学生和工商业者。⑶前期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阶级。⑷是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0题:⑴五四运动中。抗议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抗议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等。⑵“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还我青岛”等⑶陈独秀、李大钊等。 ⑷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1题:⑴孙中山以往几次革命都失败了,教训就是没有一支自己的革命队伍。孙中山想通过创建黄埔军校,培养革命军事政治人才,达到创建革命军的目的。⑵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培养军事政治人才。⑶有聂荣臻、林彪、徐向前、叶剑英、周恩来等。可以通过书籍网络革命故事等途径查找。 22题:⑴帝国主义进攻北伐军,破坏中国革命,并准备联合进行大规模的干涉。 ⑵“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⑶在革命危机关头,陈独秀妥协退让,放弃革命的领导权。⑷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 23题:“五四精神”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精神”在新的时期应有新的内涵,可围绕如何振兴中华、立足岗位、乐于奉献等方面来谈。 24题:此图是一幢建于1920年的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是当时出席大会的上海代表李汉俊和他哥哥的寓所。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楼下一间十八平方米的客厅内召开的。来自各地的代表毛泽东董必武张国焘13人出席了党的一大。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 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