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表格归纳近代化探索的史实和特点 史实 阶级 主张 特点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近代化探索经历了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三个阶段,经历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维新变法,变法图强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先进知识分子 “民主”“科学” 王老师出的测试题:希望大家互相借鉴 1、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 2、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 60)---(90 )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3、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 )为口号,创办( 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 )为口号,创办( 民用工业);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 南洋)( 北洋)( 福建)三只海军;为适应中外交涉和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 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 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4、洋务运动的结果是( 失败),其标志是(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5、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6、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 资本主义 )。 7、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引进了(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 近代企业)。为近代企业积累了( 生产经验 ),培养了 ( 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 近代化 )开辟了道路。 8、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康有为)、( 梁启超 )联合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 光绪帝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 变法图强 )。拉开了维新变法的( 序幕) 10、维新派的政治团体是( 强学会 ),机关报是 ( 《中外纪闻》 )。 11、维新变法的性质是(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 1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兴中会 ),1894年成立于( 檀香山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同盟会 ),1905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政治纲领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是 ( 《民报》 ),在发刊词中将革命纲领阐发为( 民族 )、(民权 )、( 民生 )三民主义。 1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三民主义 )。 14、1911年10月10日的( 武昌起义 )是辛亥革命的开始。1912年元旦, (孙中山 )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 (中华民国 )正式成立是辛亥革命的高潮。 15、辛亥革命的成功在于推翻了( 清朝的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封建帝制 ),使(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在于,果实被北洋军阀的首领( 袁世凯 )窃取了,没有改变( 中国半殖民的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16、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17、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 )、( 李大钊 )、( 鲁迅 )、(胡适 )。口号是( 民主 )和( 科学 )。主要阵地是 ( 《新青年 》杂志 )。前期内容:提倡( 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 (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提倡( 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 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 马克思主义 )。 18、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 ( 李大钊 )。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陈独秀 )。 19、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 思想大解放运动 ),为 ( 马克思主义 )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 (五四运动 ) 奠定了思想基础。 20、“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贼指( 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 );因为( 顽固派的势力太强大了)所以“无力回天”;因为( 谭嗣同认为他的牺牲可以唤起民族觉醒 ) 所以说“死得其所”。 21中国近代化指经济( 工业化 ),政治思想( 民主化 )。 22、中国近代化的特点是( 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