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基础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年级上)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历史: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1.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1876年,英国商人修建了一条从 到 的铁路,称为 铁路,这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 。
    1.吴凇口 上海 凇沪铁路 有线电报
    2.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 和 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后,外国人在 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 创办的《申报》。
    2.照相 电影 鸦片战争 上海 上海
    3.1897年在 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最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上海
    4. 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 、 ;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 ”“ ”等平等的称呼。当然,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 的。
    4.辛亥革命 鞠躬 握手礼 先生 君 有限
    例1.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革有哪些促进作用?
    点拨:此题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社会生活)的变革,来说明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而且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答案: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还有废跪拜礼、禁止妇女缠足等,从而促进了社会向民主平等的方向发展。
    1.下列有关社会习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B.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C.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D.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已经消失了
    例2.下列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现
    B.电影和报纸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发行
    C.照相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D.传统的社会习俗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B点拨:本题是否定性选择题,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要做认真分析,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封建落后的习俗很难在短时间内改革。因为电影和报纸当时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所以B项不正确。
    2.下列哪项不是交通通讯变化带来的影响( )
    A.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B.便于百姓之间的沟通
    C.利于信息的传达 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D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物质生活的变迁带来文化生活的变化,文化生活的变化带来的才是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变化。
    练习
    1.火车和轮船的发明距今约有( )
    A.一百年左右 B.二百年左右 C.三百年左右 D.四百年左右
    2.最早传人我国的近代交通工具是( )
    A.火车 B.轮船 C.汽车 D.飞机
    3.19世纪70年代后,一位京城的高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是( )
    A.拍有线电报 B.写封书信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
    4.近代上海的人们能够从中文报纸上寻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最早出现在( )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 D.19世纪70年代
    5.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风云儿女》 D.《渔光曲》
    6.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改变中,对今天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体育强国关系最大的是( )
    A.男子剪辫子 B.女子停止缠足
    C.废除跪拜礼 D.取消“大人”称谓
    7.同学们经常使用《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同文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