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基础测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6.“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的“三军”是指( )
    A.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C.红~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D.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五方面军
    7.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正确评价是( )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③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④壮大了红军队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对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宣告了敌人围追堵截的破产,革命军队不再受到敌人的威胁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构成了以后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D.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主力红军转移到西北,在接近抗日前线的西北建立新的革命大本营,有利于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8.B点拨: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重大军事行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经过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跋涉,到达敌人力量薄弱的陕北地区,宣告了敌人围追堵截计划的破产,但是并不等于从此摆脱了敌人的威胁,因为还有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等“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军队。
    9.红军长征途中渡过下列河流的先后顺序是( )
    ①大渡河 ②湘江 ③赤水河 ④金沙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
    9.D点拨:这是一道排序选择题,结合地图与课本知识分析可知:长征是从江西出发,因此首先要渡湘江,排除A、B两项。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乐台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由此确定答案为D。
    10.2006年5月,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开始率领“我的长征”节目组重走长征路,是为了弘扬( )
    ①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②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 ③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精神 ④坚持真理、
    实事求是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D点拨:本题是对长征精神的考查。红军长征之所以取得最后胜利,是因为红军战士具有这四种精神,从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体现出了长征精神。
    11.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于 年 月从 地出发,开始长征,到 年
    月到达 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 年 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 地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 年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图中 地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4)请你看示意图,数数红军长征走过多少个省?渡过几条江河?在这些江河上发生过什么事?
    11.(1)1934 10 A (瑞金)1935 10 C (吴起镇)(2)1935 1 B(遵义)(3)1936 10 D(会宁)
    (4)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湘江: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恶战,损失惨重;乌江;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赤水河: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金沙江: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
    点拨:本题以地图形式考查了长征的过程。首先要熟悉教材知识,其次结合课本插图,才能做出正确答案。
    12.(情景题)阅读下列材料: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一江西民歌《十送红军》
    请问答:
    (1)这首民歌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这首民歌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歌词中的红军是指红军中的哪一支队伍?这支队伍长征中的行过路线是怎样的?
    12.(1)中共临时党中央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主张,在第五次反“围剿”过程中先后犯了冒险主义和保守主义错误,导致红军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2)军民之间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3)中央红军。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是: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1934年10月)——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渡过乌江——解放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过雪山、草地——进入甘肃——到达吴起镇(1935年10月结束)。
    点拨:本题以诗歌形式考查了学生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识记和理解。第(l)(3)结合所学知识,从原图中的长征路线即可做出正确答案。第(2)问具有开放性,只要思想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13.(探究开放题)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长征,行程两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翻越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粉碎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红军长征的历史功勋,永远铭刻在祖国各族人民的心中、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永远鼓舞我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奋勇前进。
    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纪念,请你为你校的纪念活动拟一份活动提纲,并写一份发言提纲。
    13.(1)活动提纲:观看长征历史影片;参观长征纪念馆,缅怀革命烈士;搜集整理长征革命故事等等。(2)发言提纲的内容应包括长征的历史意义;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长征精神等等。
    14.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2)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你认为长征途中,我党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事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14.(1)以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等为代表的错误指挥,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红军三大主力会师。(3)遵义会议。因为遵义会议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因此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点拨: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三大主力会师后,长征胜利结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