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第18课难忘九一八同步练习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18课难忘九一八
    夯实基础典型题
    1、1931年的一个夜晚,沈阳北郊上空弯月高悬,突然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此段描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2、“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首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长春 B.北平 C.沈阳 D.上海
    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全面抗战时期 B.局部抗战时期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4、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入敌手,主要原因是()
    A、日本为发动侵略作了长期准备 B.东北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 D、伪满洲国成为日本的侵华帮凶
    5、20世纪30年代初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颂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政 D、抗日救亡
    6.西安事变也称 (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双十二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取代蒋介石的地位 B.满足各阶层处死蒋介石的要求
    C.向中共表示合作抗日的诚意 D.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
    8.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
    A.扩大侵华 B美日争夺激烈 C.抗日高潮出现 D.国共分裂对峙
    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
    ①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 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结束 ④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连线题
    A.关东军 a.不抵抗政策
    B.蒋介石 b.柳条湖事件
    C.杨靖宇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张学良、杨虎城 d.东北抗日游击队
    E.周恩来 e.兵谏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1、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的抵抗
    B、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统一行动共同抗日
    C、中国共产党党员与东北人民、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了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D、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了军事抵抗为主、外交干旋为辅的方针
    12、张学良曾与杨虎城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爆发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C.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D.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矛盾
    13.西安事变发生后,若置蒋介石于死地,客观上有利于( )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日本侵略者 D.中国人民
    创新题
    图4-18-1
    14、(2006年,长春)去年的9月18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但它又是极不寻常的日子。下图是一位同学在这天画的一幅画,你认为它反映的主题应是( )
    A、月映华夏魂 腾飞中国龙 B、月圆神州情 勿忘国耻恨
    C、雄鸡舞婵娟 两岸一家亲 D、奋臂揽明月 随手摘星辰
    15、小明阅读历史书籍时,看到一段资料: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从这段资料中,他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局部抗战的开始 B.西安事变的爆发
    C.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重庆谈判的发生
    16、阅读下列材料: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判断这封密电应出于何年?当时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
    (2)根据材料总结蒋介石对当时这一重大事变持什么态度?这种政策造成了什么结果?
    (3)这一重大事变后,东北人民采取了什么措施保卫自己的家乡?
    17、阅读下列材料:
    东北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东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二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之决斗,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
    请回答:
    (1)材料中东北爱国志士对日本侵华持何态度?
    (2)反映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3)根据材料概括东北军民落实这种精神的主要表现。
    18、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是中共参与西安事变谈判的代表(右起):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
    图二是12月17日蒋介石给何应钦下的手令,要求他停止对西安的军事进攻。
    图一
    图二
    图4-18-2
    请回答:
    (1)蒋介石的手令是西安事变发生后第 天写的。
    (2)这次事变的目的是为使蒋介石接受他们早已提出的停止内战、 的主张。
    (3)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
    D、避免了新的内战
    (4)根据所学知识,你觉得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起关键作用的是哪一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