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单元形成性同步测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二、看图学史(37分)
    21、识右图,回答问题(12分)
    (1)右图中的人物分别
    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他们都是_______派别的
    代表人物,他们领导了_________
    运动,是 阶级的代表。
    (3)他们共同创办的杂志是《________________》。
    22、识右图,回答问题(11分)
    (1)右图是_____________浮雕,
    发生于______年______月
    _____日;(3分)
    (2)这一年是农历的________年,
    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____________”;
    (3)这场革命运动总的领导人应是____________。
    23、识右图,回答问题(14分)
    (1)右图是《 》杂志,
    它创办于 年,是
    创办的,它的创办标志着
    运动开始。
    (2)它最初的名称是《 》,由它引起的运动的两大口号是
    ___________和 __ 。
    三、探究与运用(23分)
    24、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它是由清王朝内部的部分官僚为维护封建统治而掀起的一场自救运动。
    (1)洋务运动起止时间是什么?(2分)
    (2)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人物有哪些?(4)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分)
    (4)你怎样评价洋务运动?(10分)
    (5)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它失败的标志是什么?(3分)
    B卷(综合能力测试 共20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赔饷,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以发愤痛心者也。然辱国之事小,外国皆觊觎,则瓜分之患大;割地之事小,边民皆不自保,则瓦解之患大。社稷之危未有若今日者。”
    ——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
    材料二:“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指的是什么?(5分)
    (2)康有为是怎样看待中国当时的处境的?(4分)
    (3)康有为上书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起到了作用?为什么?(7分)
    (4)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A卷
    一、
    1、D 2、C 3、A 4、A 5、C 6、C 7、B 8、B 9、B 10、D 11、B 12、B 13、B 14、C 15、C 16、B 17、A 18、B 19、B 20、C
    二、
    21、(1)康有为、梁启超(2)维新派、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资产阶级(3)《中外纪闻》或《万国公报》 22、(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2)辛亥、辛亥革命 (3)孙中山 23、(1)《新青年》,1915年,陈独秀,新文化(2)《青年杂志》,民主、科学
    三、
    24、(1)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2)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3)洋务运动的内容:创办一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了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送了几批学生出国留学,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和外交人才。(4)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5)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
    B卷
    25、(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2)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3)请求光绪帝实行变法。起到了作用,打动了光绪帝,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不久光绪帝下诏,实行变法。(4)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