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 例1、下列诗句,描写了抗美援朝的是( )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D点拨:此题易误选 C项,因为这里提到了彭德怀,而抗美援朝是由彭德怀指挥的。尽管C项赞扬的是彭德怀,但那是长征刚刚结束后,毛泽东写的,不可望文生义。加强课外阅读,对相关文学作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是解好此题的关键。 1、英雄邱少云为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在 ( ) A、北伐战争战场上 B、抗日战争战场上 C.解放战争战场上 D.抗美援朝战场上 D点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们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邱少云的事迹就是其中一例。 2、下列人物曾被作家魏巍称作“最可爱的人”的是( ) ①狼牙山五壮士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黄继光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B点拨:此题考查对抗美援朝时期英雄人物的了解,解答此题,首先弄清楚“最可爱的人”是专指中国人 民志愿军的,然后用排除法解答此题。其中,狼牙山五壮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董存瑞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只有邱少云、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人物。 例2、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土地革命兴起 C.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 D.土地改革完成 D点拨:正确解答此题,一要理解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度的含义;二要看清限制词“被彻底废除”。封建 剥削土地所有制主要是指地主土地所有制。前三项内容都触及这种制度,但只是在局部地区或某一历史时期对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过改革或调整,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表明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 1、世世代代没有田地的人今天分得了田地,还分得了农具和牲口,他们从心里感到这才是人民当家作主,脸上充满了微笑。下图反映的是 时期的情景( ) A.解放战争 B.改革开放 C.土地改革 D.新中国成立 C点拨:结合题干提供的材料和图片可知是土地改革中的事情,因为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2、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分到土地的农民有( ) A、1.5亿 B.3亿 C.4亿 D.9亿 B点拨: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问题探究 当时的土地改革实行了“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的措施,有人说:对大地主采取这种手段是可以的,但有许多中小地主,他们是靠勤劳俭朴逐渐致富的,一律采用这种方式是不是有点过火? ①可以选择同意这种观点,然后结合历史现状进行分析。如地主的类型不同,有靠巧取豪夺发家的官僚地主,对他们拥有的土地采取没收的方式是合乎民心、顺乎民意的。还有一些中小地主,他们本来也是普通农民,靠几代人的省吃俭用,拥有了土地,他们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同农民一样,也要受土豪劣绅的欺负,没收他们的土地,有点不公平,应该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②可以选择不同意,无论是什么地主,他们的土地都是剥削而来的,他们占有大量土地,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应该没收,何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还没有能力对他们的土地进行赎买。 点拨:此题考查对当时土地改革这一重大事件的认识,属于开放性命题,允许发挥自己的见解。 1、美国将军克拉克说:“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里的“停战协定”是在 年签署的() A、1950 B、1951 C.1952 D.1953 D点拨: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2、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的历史事件是( ) A、抗美援朝 B.与苏联建交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稳定物价 A点拨: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故正确答案为A项。 3、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最严重的事件是( ) A、侵略朝鲜 B、派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C.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D.敌视中国 B点拨:侵略朝鲜不属于干涉中国的事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是威胁中国安全的行为,是敌视中国是一种态度,而非事件。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在侵略朝鲜的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4、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 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客观依据主要是各民族存在着( ) A、分布上的大杂居、小聚居 B、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不同的经济利益 D.民族心理、语言、习俗的差异 A点拨: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应国情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之所以坚持这一制度,并不是由于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不是由于各民族之间存在不同的经济利益,更不是各民族自身的心理、语言和习俗上存在着差异,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所以,该题只能选A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