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戊戌变法 1.1895年春,《 》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 和 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 帝,反对 ,请求 。史称“公车上书”。从此,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 》(后更名为《 》),成立了维新派的团体 。 1.马关条约康有为 梁启超 光绪 同日本议和变法图强 万国公报 中外纪闻 强学会 2.从 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1898年是旧历 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 变法”。由于变法触动了 的利益。9月, 发动政变,这次变法历时 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 ”。 2.l898 戊戌 戊戌 顽固派 慈禧太后 103 百日维新 3.戊戌变法的内容: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教育方面: 。军事方面: 。 3.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 例1.(1)在“戊戌政变”中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口号的是( )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袁世凯 (2)“无力回天”说明了( ) A.戊戌变法的措施存在很大问题 B.戊戌变法法令得不到政府官员的支持 C.戊戌变法法令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D.戊戌变法失败了 答案:(l)A(2)D 点拨:这是一道综合题,涉及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重在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第(1)题中正确答案为A,第(2)问题是戊戌变法结果的分析。“无力回天”是对变法失败的慨叹,正确答案为D。 1.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志士谭嗣同被杀害时留下的遗言。这个遗言 表达了谭嗣同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谭嗣同为变法放弃生存的机会,甘愿一死,值得吗? 这个遗言表达了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唤起民族觉醒,激励后人继续战斗。不值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以积蓄力量继续战斗。 例2.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 ) A.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 C.变法不利于清朝统治的巩固 D.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 A点拨:戊戌变法上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变法维新运动。它采纳了西方先进观念,严重冲击着顽固派的封建思想和利益,B、D只是发动政变的重要原因;而C选项,光绪帝正是不甘做亡国之君而变法图强的。 2.慈禧太后对“百日维新”的态度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权力斗争的激化 B.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C.民族危机有所缓和 D.变法危及顽固派的利益 练习 1.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维新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 ①推翻清朝统治 ②发展资本主义 ③救亡图存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 D.②③ 2.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组织强学会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戊戌政变”的发生 3.标志维新派政治团体正式成立的历史事件是( ) A.保国会的成立 B.强学会的成立 C.时务学堂创办 D.万木草堂创办 4.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进行戊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 ) 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 5.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法令,实施维新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镇压农民起义 D.抵抗外国侵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