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年阶段考历史试卷 2010.5.5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温馨提示:所有选择题的答案代码均须誊写在下列答题栏内,填空题和材料解析题应在试卷相应位置作答,否则答题无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中) 1.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建国以来农家春联内容的演化折射出历史的变迁,请说出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 ) ①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④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2.决定建立右图中纪念性建筑是在(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开国大典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七届二中全会 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推动西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实行了多项举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修建青藏公路 C.建立民族特区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4.《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唱到:“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由这句话分析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美国侵略了我国的友好领邦朝鲜 B.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出兵 C.台湾乘朝鲜战争的机会反攻大陆 D.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5.1950~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 ) A.国家土地所有制 B.集体土地所有制 C.农民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6.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A.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为公有制 B.指的是对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改造 C.在农业改造中创造性地实行了赎买政策 D.三大改造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7.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B.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交织 8.《卖书记》中写道:“第二次卖书,是60年代饿肚子的结果了,……我和我的妻子,为了糊这张‘口’,将保存了多年的杂志,……全部卖掉了。”作者卖书的最大可能性是( ) A.因为下岗,失去工作,只好卖书 B.忙于写作,无暇顾及生活琐事 C.当时国家正经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 D.红卫兵进行抄家、批斗等活动 9.帅子偷阅司汤达的《红与黑》并到处演讲,被公社认为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抓了典型,由新来的革委会主任牛鲜花负责批评教育。这个情节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实(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0.1976年10月,伦敦《每日电讯报》报道了来自中国的一则重大新闻:“毛的遗孀被捕,四个领导人被指控策划北京政变。”下列中外报道中,属于当时国内舆论的是( ) 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宣告毛泽东时代的结束 C.宣告邓小平时代的来临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1.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反映。下列流行语中,与其它三句不属于同一时期的是( ) A.“政治第一,思想挂帅” B.“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大二公” C.“走资派”、“封资修” D.“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