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解析: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又加快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能够加快蒸发,故A选项符合题意;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既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又减慢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减慢蒸发,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可以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减慢蒸发,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可以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减慢蒸发,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6.A解析: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它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的。选项A正确。 7.A解析: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以下,达不到冰的熔点,故冰不会熔化,而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是因为冰由固态升华为气态,成为水蒸气,故选A。 8.B解析:由题图可知,该物质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段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该物质属于晶体,故A选项错误;段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此过程固态物质变少,液态物质变多,两种状态同时存在,故B选项正确;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段处于沸腾状态,故C、D选项错误。 9.C解析:冰棒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液化成的小水珠;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选C。 10.B解析: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从而可以防止食品腐烂变质,A选项不符合题意;北方的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结冰时放热,能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B选项符合题意;夏天,洒在地面的水容易汽化吸热,从而降低周围的温度,C选项不符合题意;夏天,饮料中加冰块的目的是冰块熔化吸收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降低,D选项不符合题意。 11.ABD解析:水蒸气液化是放热的,A选项错误;积雪也可以直接升华为水蒸气,B选项错误;水吸热汽化变成水蒸气,C选项正确;积雪吸热熔化成水,D选项错误。 12.AB解析:冰的熔点是0℃,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等于0℃,A选项正确;“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选项正确;液化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储存在钢罐内的,C选项错误;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舞台上的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D选项错误。 13.AD解析:从题图看,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 变,在时间时,有一部分晶体已经熔化,但熔化还没有结束,所以此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该物质在温度降低到45℃时,从第12min开始凝固,到第15min凝固结束,共持续了3min,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14.37.3解析:温度计甲越往下数字越大,表示的是0℃以下的温度,分度值是1℃,液柱在0℃以下4小格处(视线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示数为。温度计乙分度值是0.1℃,液柱在37℃以上3小格处,示数为37.3℃。 15.外表面内表面解析: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夏天,装有空调的公交车车内温度比车外的温度低,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后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窗的外表面;冬天,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高,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后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16.0固解析:由实验记录可知冰从吸热开始温度升高,当升高到0℃时,在持续5min的时间里,温度保持不变。在晶体的熔化阶段,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固态的物质越来越少,液态的物质越来越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从加热开始经过2min,冰的温度达到,达不到它的熔点,还没有开始熔化,所以仍是固态。 17.凝固放解析: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 18.放热液化解析:汤汁是蒸汽液化形成的,在液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19.正在液化解析:水在沸腾前,由于烧杯下方水温高,气体热胀冷缩,所以水中下方的气泡较大,越向上气泡体积越小;在水沸腾后,烧杯中水温上下都相同,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所以从烧杯中水的气泡大小变化可以断定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杯口冒出的“白气”是烧杯中冒出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20.人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放热,(3分)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白眉毛”或“白胡子”。(3分)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白眉毛”或“白胡子”实际是眉毛或胡须上结了霜(小冰晶),霜是在寒冷的冬天人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时凝华形成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