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二试题库 > 月考 >

八上语文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
    4.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记承天寺夜游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 月色入户(       )                        2. 解衣欲睡,欣然起行(   )(         )
    3. 念无与为乐者(     )(        )           4. 怀民亦未寝(       )
    5. 相与步于中庭(         )                  6. 盖竹柏影也(       )
    7.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按原文填空。
    1.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2.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四、整体感知。
    1.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月色?
    写月语句:
    描写方法:
    2.你认为文中的“闲人”有哪些含义?
    3..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
    4.填空:
    ①《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两文都紧扣景物特征去写 ,也都运用了堪称点睛之笔的      、     ______和      的表达方式。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五、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下列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