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父亲不写信(13分) 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 ----”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2)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冰冷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俊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3)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4)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我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5)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大学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6)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想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7)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已去了两天),“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别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 (8)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得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9)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的,我心头一震! (10)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 (11)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26、读第(2)段,说说“我”为什么感到和父亲很疏远?(2分) 27、你对第(5)段中“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是如何理解的?(2分) 28、第(8)段中“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 的含义是什么?(2分) 29、结尾“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与文章开头哪句话相照应? 为什么说“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3分) 30、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回答问题。(4分) 两个“父亲”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概括出两点。 请谈谈你对“代沟”这个问题的认识。 三、作文(50分) 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2、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3、不少于600字。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题答案 一、 1、(1) hài (2)pán shān (3)嶙峋 (4)xiào 2、(A)、(C)、(D)、(B) 3、深——甚 穿——川 近——进 栗——粟 4、C 5、(1)、指建立根据地 (2)反语,指聪明过分 6、韩日世界杯足球赛中,赛内加尔1:0战胜法国队。 7、(1)电头、 通讯社名称、 发电时间、 发电地点 (2)、九江至江阴 8、(1)苹果在什么季节摘更好吃、更成熟 (2)、自己偷摘苹果吃什么时候最好 9、C 10、 A 11、略 12、(1)将“两千多年的”与“新出土的”交换位置 (2)在“重点”后面加上“的缺点” 13、他感到自己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心里感到踏实和满足 14、“我知道他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15、远方的叔祖说的《山海经》深深吸引了作者,因此,他渴望得到一本有画的《山海经》,但是却久久难以得到,是阿长让她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所以,虽然纸张不好,印刷质量也差,图象很粗拙,可是,作者却看作是珍宝。 16、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水也没有阿长那样热心、关心我;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水能像阿长这么为“我”操心费事,况且她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却有伟大的神力”。 17、这件事给了作者很深的震撼,使作者对她由鄙视、厌烦转为了由衷的敬佩,可以说,阿长买来的《山海经》启迪了作者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18、热心、善良、关爱孩子 19、第一段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特点。第二段说明了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的特点。 20、A 21、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似的道旁树 总分 打比方 作比较 举例子。 22寂寞是拟人化的写法。这一句子将园林中落叶树与长绿树,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点。同时,也暗示游客在不同季节时游览苏州园林都不会感到单调。 23、有墙壁隔着 墙壁上有镂空图案 有廊子界着 廊子两边无所依傍 24、向下或向里的距离 25、不能。“大多”在句中起限制作用,用以区别“全部”,去掉后就不准确了。 26、(1)没有享受过父爱 或(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 (2)父亲威严、冷俊,话很少 (3)他没打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 27、为儿子考上大学而欣慰,为儿子即将远离而伤感,这是不善表达而又难以掩饰的父爱的流露。 28、父亲在冷峻的外表下对“我”有一种深深的爱 或(“平静水波”比喻父亲威严、冷峻的外表;“激流”比喻父亲对儿子深沉而强烈的爱)。 29、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父子之间深刻的理解和信任。 30、(1) 对儿子都有深沉的爱 父爱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行动而不是通过语言 都肩负着家庭重担 (2)绕“代沟”说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