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二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语文上册复习资料:综合知识积累(苏教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4.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大禹治水“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5.我国历史上治水的名人有许多,你能再列举几个吗?
    6.海瑞墓室后扩建了“扬廉轩”,亭柱上刻有海瑞的两副对联,其一是“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海瑞,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7.《治水必躬亲》中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8.《大禹治水》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大禹治水“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现代文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磷峋的技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予。有墙壁隔着,有廊予界看,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 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楼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这两段文字说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2.对文中“中国的审美观点”如何正确理解?
    3.文段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者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5.第二自然段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 _,“不隔”指的是 ;“界” 指的是 _,“未界’指的是_ 。
    6.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第一段说明对象的特点是_ _;第二段说明对象的特点是_ _。
    7.文中“这是不足取的”一句原来是“这才是可取的”,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好?请作简要阐述。
    一、默写。①荡胸生曾云 ②,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自缘身在最高层 ④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⑤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⑥略⑦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三联中任选一联就给满分)⑧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⑨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可任选一联作答。⑩不设统一答案,但所选的每一句,都必须是一联,即相连的两句。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1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3)黑云压城城欲摧。(14)阴阳割昏晓。(15)乱花渐欲迷人眼。(8分,每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1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17)略。(18)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19)黑云压城城欲摧。 (20)远嫌而避怨。(21)几处早莺争暖树 (22)不畏浮云遮望眼 (23)黑云压城城欲摧 (24)各领风骚数百年 (25)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26)非相度不得其情 非咨询不穷其致
    二、名著阅读。(D)
    三、(2分)嫦娥奔月千年梦想一朝飞跃(共2分。
    前后两部分各1分,字数相等,词性大概相对,扣住材料内容即可得全分。
    有轻微毛病的可以不扣分)
    四、改错:(1)在“誉为‘真话的大书’”之前添上“被” (2)“由其”中的“由”改为“尤”(3)“忏悔录”改为《忏悔录》 (4)“发出了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中的“发出”改为“提出”。 (5)删去“从前”或“以往” (6)“一渡”中的“渡”改为“度”(7)“因此”改为“因为” (8)“国家”与“个人”位置调换。改对1处给1分,给满4分为止。若有其他改法,只要正确合理亦可给分。)
    五、1.不设统一答案。答题要点:不要太注重结果,保持良好的心态,专注于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个动作,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技术水平。(意对即可)
    2.不设统一答案,可以从生长速度快,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动植物生长的危害,对生产、生活的危害等方面回答。(共4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
    例:绿色灾难是指某一种植物被引种到一个新的环境后,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中“反客为主”,大肆扩散蔓延,破坏当地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甚至使其他动植物无法生存,明显损害当地生态系统或景观,或者给当地的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性危害。
    3.不设统一答案,答题内容源自材料,有针对性,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要点:汉字的魅力在于字形优美、表意形象、历史悠久、不能动摇等。(4分,视内容语言分4、3、2给分。)
    六、可以从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艺术价值等方面回答。例:汉字虽然初始学习难度大,但掌握常用字后不存在类似英文单词量多的继续学习问题,且其表意特性也能充分调动人脑的学习能力,很多汉字不仅能传达人们的意思,而且从它的结构、构造方面还能看出古人的生活习俗甚至风土人情等,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文言文
    (一)1.(1) 可:大约 (2)斗折: 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3) 凄:使……凄凉 (4)以:因。
    2.①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②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 水的源头。
    3.(2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乃记之而去”。写出两个得1分
    4.这样写并不矛盾。文中两次写乐,一次是听到水声心生爱意而“乐”,一次是看到游泳鱼似在和游人逗乐而乐。但这种乐是转瞬即逝的被贬的柳宗元内心是寂寞悲凉的,再美的山水风光也难以排遣他内心的凄怆,所以寂寥无人的小石潭只会让他觉得不可久居。
    5.①缠绕 ②水中高地 ③直射 ④深(2分,答对两个得1分。)
    6.从潭的西南望过去,溪水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2分。意思对即可。)
    7.水声悦耳 游鱼逗人(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8.不设统一答案。示例: 观鱼台 “潭中鱼可百许头”一段。(2分。题名与依据各1分。)
    9.①向下,往下 ②表示约数 ③呆呆的样子 ④依靠(2分。答对两个得1分)
    10.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2分,意思对即可)
    11.潭水:清澈见底;游鱼:怡然自乐。(2分。)
    12.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愉悦的。依据是“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2分。)
    (二)1.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2.相同点:岸边都有怪石,都有浓郁的树木和竹子;异:右溪的水流湍急,小石潭的水较平静。
    三、1.写小丘所处位置及小丘的形貌。(2分,意思对即可。)
    2.文中描绘景物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则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小丘的奇特风光,展现了永州一带山水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传神。(2分。)
    四、1.照进;想,思考;共同,一起;清澈透明。(2分。答对2—3个得1分)
    2.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3分。每译错1个词语扣1分,扣完3分为止)
    3.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作者自称“闲人”,流露了抛却官场烦恼,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恬淡闲适,其心境是安宁愉悦的,这与陶渊明是一致的,从“欣然起行”中即可看出。或者:作者自称“闲人”,既流露了抛却官场烦恼,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恬淡闲适,也有因不能为朝廷效力的感伤,其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与陶渊明的心情有细微的差别。视语言情况分3、2、1给分。(共3分)
    4.(1)想到(2)于是,就(3)睡觉(4)共同,一起 (2分,对两个得1分,意对即可)
    5.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2分,意对即可)
    6.(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 2分,每小题1分。
    7.旷达(答“豁达”也给2分;答 “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给1分;答“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
    五、1.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返回就困难。所以要培养要坚持。(2分,意对即可)
    2.要懂居安思危,珍惜拥有的日子。
    现代文
    1. 第一段说明的内容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 剪树木的特点。第二段说明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 的特点。2. 画面切忌呆板单调。3. 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4. 主要说明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
    5.有墙壁隔着,墙上有线空图案,有廊子界著,廊子两边无所依傍。6. 着眼在画意,层次丰富、景致幽深。7.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