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据《干将莫邪》(节选),完成1——5题。(14分)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入山行歌( )②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 ③王如其言( )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王即购之千金 B、儿闻之,亡去 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 亡羊补牢 C、于是尸乃仆 D、 闻王购子头千金 此乃勇士头也 不负子也 3.把下面句子译成白话文。(3分) 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4.干将的儿子赤决心为父报仇,哪些描写表现了这一点?(3分) 5.文中的“客”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6题。(17分) 西 游 后 传 话说安史之乱后,大唐由盛转衰,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正当唐玄宗苦恼之时,一道士求见,表示自己愿为大唐效力。他向唐玄宗透露,如来佛祖手中,有一《极品经书》,只要得到它,便可国泰民安,保住大唐基业。一听救国有方,唐玄宗龙颜大悦,要设宴答谢道长,并希望道士帮忙。不料,道长只是轻轻一笑,说:“您的手下人才济济,何需我来凑热闹!”说罢,化作一股青烟,飘然而去。 唐玄宗左思右想,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无奈之下,只好请来修成正果的唐僧师徒四人,唐僧接到圣旨,心情激动,说:“阿弥陀佛,贫僧为国效力,义不容辞!” 话说第二天,唐僧跨上白龙马,一行四人又出发了。照样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他们来到了万佛殿。净身之后,他们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如来佛祖。说明来意,如来摇着头歉意地说:“你们不远万里再次来到这里,真不容易!可不幸的是,这本经书刚刚被大不列巅国的使臣取走。”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一切只能听上天的安排了!” 师徒四人只得扫兴而归。在归途中,悟空打死了江河中的一条大鱼。在剖鱼过程中,八戒意外地发现鱼腹中有一本青黄且发着紫光的书——竟然是《极品经书》。原来大不列巅的使臣过河时,一不小心翻入江中,葬身鱼腹了。 欣喜若狂的师徒四人回到长安,把书交给了唐玄宗。四人加官封侯自是不用说,唐玄宗还特意举行了一个盛大的仪式,把经书供于佛堂之上,供万人敬仰。其实,《极品经书》上记载的乃是深奥的治国之道,遗憾的是,唐玄宗一直没有读过一页,只是把它当作摆设装饰着大唐。大唐自然没有摆脱历史的命运了。 1.唐玄宗即唐朝皇帝 ,长安在今 市一带。(2分) 2.本文想象奇妙,将 的历史和 的故事巧妙糅合起来,形成故事新编。(2分) 3.根据下面提示,概括文章的情节(不超过方框字数)。(5分) (唐玄宗危难时) (难寻合适人选时) (经书被取走后) → → (师徒归途中) (返回长安后) → → 4.本文构思奇特,悬念迭出。你认为其中最出乎意料,颇有戏剧性效果的一个情节是什么?(2分) 5.文中表现了唐僧师徒的什么精神?(3分) 6.文章结尾令人回味无穷,请简要谈出你的一点感受,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3分) 八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能力训练测试卷(七)参考答案 一、1.略 2.略 3.D 4.①战争 ②孤苦的样子 ③只 ④感慨万千,非常痛心 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示例:官渡之战 7.只有不畏艰辛,才可能取得某种成就,否则只可能到处碰壁,落得可笑的下场。 8.略 9.示例:如果没有司马迁实地考察,搜集史料,没有他忍辱负重,发奋著述,岂能有不朽之作《史记》的诞生! 二、(一)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故 天/ 将 降大 任/ 于是 人 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百里奚举于市(提拔,起用) 空乏其身(穷困,缺乏) 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来) 困于心,衡于虑(阻塞) 3.指出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益: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余益鼓勇上(更加) ②拂:行拂乱其所为(违反,阻挠) 入则无法家拂士(辅佐) 4.把下面句子译成白话文。(3分)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心事)要人脸色上表现出来,从声音上表达出来,然后才能被人所了解。 5.第一段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非凡的事业。(2分) 6.用文中句子填空。(5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