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何夜无月?……两人者耳。略 二、13.(1)具备、具有 (2)做,此意为“画” 14.胸有成竹(或“成竹在胸”)。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先有打算。(或“兔起鹘落”。比喻动作敏捷,又比喻作画,写文章下笔迅速,中间没有停顿) 15.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6.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17.A 三、18.略(只要能写出松的坚韧不拔,竹的高风亮节,梅的凌寒傲骨等意思即可) 练习二 一、基础知识 1、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⑴解衣欲睡(欲: ) ⑵念无与乐者(念: ) ⑶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 ) ⑷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 ⑸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但: ) ⑹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歇: ) ⑺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颓: ) 2.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⑵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⑶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⑷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作者是 朝的 ,与其父 、其弟 并称“三苏”。 4.写出几句写月的诗句。 5、《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何以夜游? 6、作者为什么去找张怀民呢?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8、你月夜是否出游,是独游还是与友人同游,为什么? 二、同步解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入耳。 9、唐宋八大家中宋代有六位?除苏轼外,还有 、 、 、 、 。 10、本文是一篇精短的 。全文一共五句话,前三句交代了 ,后两句写 。 11、概括这篇文章中心意思准确的一项是( ) A、记一次夜游的经历及所见美景。 B.记夜游所见美景,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C.向读者介绍只有以闲适的心情才能发现美的审美经验。 D.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与不平。 12、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理解得比较准确的一项是( ) A.庭院中有一汪明澈的水池,水中藻、荇交织,是竹柏的影子。 B.(月光照在)庭院中像一池清水,“水”中似藻、荇交织,那是松柏的影子。 C.(月光照在)庭院中像一池清水,水中藻、荇交织,覆盖了一层竹柏的影子。 D.庭院中有一汪明澈的水池,覆盖了一层竹柏的影子,像是藻、荇交织。 13、你认为文中哪一句写得好? 三、美文赏读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桶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入乃己。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入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手: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14、此篇是《永州八记》之一,作者是 代文学家 。 1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是( ) A、其一西出 方其远出海门 B、其一少北而东 闲静少言 C、有积石横当其垠 大家选他当班长 D、良久乃已 乃记之而去 E、及是,愈以为诚有 而列是夷狄 是固而无用 16.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段主要是 ,第二段主要是 。 17.翻译句子。 ①白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②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18.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文写法和《小石潭记》一样,都是寓情于景,主旨都隐含在景物描写之中。 B、此文所写的小石城山景色奇秀,游人众多。 C.本文抒发丁才能不能施展的不平之气。 D.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批评“造物主”。 参考答案:1.⑴想要⑵想到、考虑⑶于是,就⑷共同,一起⑸只是⑹停止,消散⑺落,落下 2.⑴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⑵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⑶月光照在庭院中好像积水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横,原来是竹柏的影子。⑷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宋、苏轼、苏洵、苏辙、 4、床前明月光、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几时有…… 5.是因为“月色人户”。 6.是因为“念无与乐者”。 7.略 8、略 9、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苏洵 ⑸ 10.散文;事;感怀 11.B 12.B 13.略 14.唐、柳宗元 15.E 16.描写、议论 17.①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芽岭下来,有两条路。②有人说:小石城是造物主用来安慰那些贤能而在这里受辱的人。” 18.C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