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什么?是现在世界上的一个新东西,也是大多数人和所有的鸽子所不了解的一个东西。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看美国,从适当的角度去相信命运,并去嗅一嗅那从静静流逝的时代中度过来的山核桃树——所有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可能做到的,而且要取得这些,所需要的仅仅是自由的天空,以及振动我们双翅的意志。我们超越动物的客观证据正是在这些事物中,而并非在布什先生的炸弹里和杜邦先生的尼龙中。 10.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游隼( ) (2)吸吮( ) (3)炫耀( ) (4)藐视( ) 11. 文章第3自然段描写书中和博物馆里的鸽子,意在说明什么? 12. 作者为什么说“由一个物种来对另一个物种表示哀悼,这究竟还是一件新鲜事”? 13. 文中反复出现“杜邦先生的尼龙”和“万尼瓦尔·布什先生的炸弹”,其象征意义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14. 你如何理解“它们在没有生命的情况下永存着”? 15. “它象征着我们的悲哀”中“我们的悲哀”指什么? 16. 题目“关于一座鸽子的纪念碑”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综合实践· 17. 人们追求物质建设固然是很好的,但必须心装自然,切不可以牺牲自然,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小鸟消失,天空不语,狼的嗥叫,大山不言,他们都在默默地思考、请你写一段文字,说说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四 像山那样思考 1. 略。 2. 略。 3. 入不敷出 毛骨悚然 无动于衷 4. 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 5. 留意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6. 认为狼是坏的捕食者,吃掉了对人们有用的鹿,该杀。 7. 新的观念,对狼的负罪感。 8. 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的人类,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 9. 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10.(1) (2) (3) (4) 11. 意在告诫人们,昔日的鸽子就如同书中描写的那样真实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可今天,这一切只能成为没有生命的永存了。 12. 同是地球上的生命,一方被另一方灭绝后,另一方却反过来哀悼对方,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 13. 象征科学的发现,技术的进步。说明人类不应使科学技术成为捕杀异类的工具与条件。 14. 由于人类的残暴和无知,鸽子被永远地灭绝了;鸽子虽然没有了生命,但它对人类的警示却永久地存在着。 15. 意味着同样是生命,人类却凭借自身的优势,任意主宰其他生命的命运,使生态失去了往日的平衡。 16. 昭示后人:鸽子的悲剧不应在其他生物身上重演。 17. 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