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6分) ①作者写树上的鸟,许多语句十分耐人寻味。请从上文画线句子中选一句(也可以另选其他句子),加以赏析。 句子: 赏析: ②美是无处不在的。上文中作者由观鸟而萌生了许多美的感悟,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曾经有哪些事物也给了你美的感悟或启迪?请举一例简要谈谈。 三、作文(50分) “月”,千百年来一直是诗人笔下的经典话题。“睹月思怀”,李白曾“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也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连现代歌曲也唱“明月千里寄相思”,“月亮代表我的心”。请你也以“月”为话题,谈谈你的赏月体验。字数600左右。 第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基础及运用(25分) 1、C 2、C 3、(1)趋炎附势: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2)笃信不移:深信不疑。 4、(1)比喻 (2)排比 (3)比喻 (4)拟人 5、D 6、①a.炎热(或酷热) b.温暖柔和(或活泼鲜亮) c.富足从容 ②c 7、(句式正确、内容合理即可) 8、(能达到“写物寓意”的写作要求,语言精美、内容健康即可) 二、阅读(75分) (一(25分) 1.作者写“江南的雪”,主要写的是回忆中的景物。这从第一自然段中的“我可记不真切了”可以看出。 2.在第四自然段的开头,看似并不需要转折,可加了这个“但是”之后,作者对“朔方的雪”情有独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了。 3.对江南的雪的感情是在赞美中流露出些许遗憾,对北方的雪的感情是在竭力赞颂中将它比作雨的精魂。因为北方的雪有着与江南的雪不一样的美丽,这种美是经过磨炼并能保持长久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了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虽然有时也会有孤独与寂寞,但作者依然义无返顾。 4.孤独是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同时它也是雨的另一种新生命的形式。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它的这种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5.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写到了塑雪罗汉,两文在写到塑雪罗汉时的写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塑雪罗汉仅仅是一笔带过,而作者在《雪》中却对塑雪罗汉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塑雪罗汉主要是为了反衬雪地捕鸟的乐趣,而《雪》中写塑雪罗汉则是通过塑雪罗汉的一种缺憾美来为下面“朔方的雪花”的出场作铺垫。 (二)(22分) 1.抱,摔到,摔成。 这些动词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海浪与狂风生死搏斗的激战场面,以壮阔的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 2.比喻、拟人、反复。 寓义: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有着坚定不移的必胜的信念。 3.略(能从不同的角度,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来表述自己对人生暴风雨的态度即可) 4.《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三)(28分) 1.“树上的鸟儿是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的花朵”或“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曲的花朵……”(能从“形态”、“动态”、“色彩”、“声音”等方面,答出其中的两个方面即可 。) 2. 衬托了树上的鸟给冬天带来了美丽、生机和活力。 3. 可从三个角度(更美、不如、一样美)中选择一个角度展开。例:①树上的鸟,确实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可以具体答,如: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曲的花朵……也可以概括回答。)②树上的鸟没有真实的花朵美丽。因为,鸟没有花的色彩和馨香,即使是最美丽的鸟,也没有花的色彩来得细腻而富于变化,更没有沁人心脾的香味;花朵和枝叶相得益彰,显示出生命的蓬勃;鸟是临时造访的过客,无法替代花朵妩媚和持久。(能合理地说出鸟不如花的原因即可)③树上的鸟和真实的花朵一样美丽。因为,鸟和花都是美的事物,它们共同给大自然增添了美丽和活力,也给人类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启迪。(言之有理即可) 4. 冬天我们只有等待,而鸟儿却给冬天带来了生机;鸟在一年四季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生存状态为自然增色添彩,人类却没有主动地去寻求改变。 5. ①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这句话细腻地写出了冬天的风给人的感受,实际上是在突出鸟儿的生动活泼,充满活力。/ 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歌唱。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小鸟活泼欢快的动态美和和谐悦耳的音乐美。/ 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通过拟人化的手法,间接地写出了鸟在一年四季中给树木带来的美丽和生机,也引出下文人类对小鸟的感激之情。②(能“点明事物,描绘形态,写出感悟”,语言通顺,即可酌情给分) 三、写作(50分) (参看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