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二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语文复习资料:《核舟记》能力测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一、课堂追踪
    核舟记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 二黍许() 罔不()贻余() 箬篷()
    糁之() 轩敞() 多髯() 衣褶()弥勒()
    倚之( ) 一楫( ) 椎髻( ) 篆章()
    壬戌( )( )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因: 象:
    (2)尝贻余核舟一 贻:(3)箬篷覆之 之:
    (4)雕栏相望焉 焉:
    (5)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矫: 不属:
    (6)其船背稍夷 夷:(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了了: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 盈:
    3.找出下列通假字,写出本字。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
    (2)诎右臂支船 通
    (3)左手倚一衡木 通
    4.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朝 编著的《 》,作者 , 朝人,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 文。
    (2)“核舟”的主题是 ,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 ”左边的刻字出自《 》,右边刻字出自《 》。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 。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语句是 。
    5.下列语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中轩敞者/为舱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6.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尝贻余核舟一。(赠)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看见)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奇妙)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尚、竟然)
    7.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中轩敞者为舱 B.通计一舟,为人五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8.文言虚词“之”一般有下列几种用法:( )
    A.代词,代指人物、事 B.语气助词
    C.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D.动词,可译为“去”、“往”
    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D分别正确填入句后。
    (1)能以径寸之木( )
    (2)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3)石青糁之。( )
    (4)左臂挂念珠倚之。( )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10.翻译下列句子,体会数量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同,然后归纳出来。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4)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5)文言文数量词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不同之处是:
    11.本文语言简洁、周密、生动,试结合文中有关语句作简要分析。
    (1)简洁:(2)周密:(3)生动:
    12.根据提示,写出成语:
    (1)写出一个带有“因势”的成语: 。
    (2)写一个与“技亦灵怪矣哉”意思相近的成语: 。
    (3)写一个赞美核舟上所刻人物形象的成语: 。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一)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3.以上两段文字出自 写的《核舟记》,该文的体裁是 ,核舟雕刻的是“ ” 的故事。
    14.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15.第一段说明雕刻者的 、 和 ,引出核舟的 ;第二段说明核舟的 和 。
    16.画线的两个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第一个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17.第二段能表现核舟雕刻精致、奇巧的词语有: 。
    18.细读第二段用简洁语言概括船舱的格局。
    (二)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 ,鲁直居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手执卷端, 手抚鲁直背。鲁直 手执卷末, 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 足,鲁直现
    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 膝,诎 臂支船,而竖其 膝, 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9.给下列各字注音。
    髯( ) 卷( ) 弥() 属( )
    20.在文段 处准确写出所缺的字。
    21.本段是突出“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中的哪一方面
    A.大苏 B.泛 C.赤壁 D.大苏泛赤壁
    22.本段层次清晰,作者描写的顺序有
    A.先总后分 B.先分后总
    C.先中间后两边 D.先两边后中间
    E.先上后下 D.先下后上
    23.从选文内找出相应的原句写在横线上。
    (1)突出苏东坡形象特征的句子: 。
    (2)写苏、黄二人友好关系、互相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 。
    (3)写佛印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的句子是: 。
    24.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所选这一语段的内容。
    二、名著阅读
    25.《水浒》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形象。下面的两个人物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4分)
    林 冲:误入白虎堂→( )→( )→怒杀王伦
    鲁 达:拳打镇关西→( )→( )→大闹野猪林
    26.下列对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失街亭”一事。
    B.《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核心,赞美母爱、赞美童心、赞美自然,不断探索人生。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长篇小说,作者保尔•柯察金在这部作品中展示了在党的教育下,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钢铁战士的过程。
    27、“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清代爱国名将左宗棠书塾的一副对联。我们知道,读破万卷,首推名著经典;神交古人,当交心灵品格。中外名著所礼赞的圣哲先贤,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许多都值得我们“神交”。请从下面推荐的4人中任选其一,先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再用一句话概述你愿与之“神交”的理由。
    贝多芬 保尔•柯察金 诸葛亮 鲁智深
    ①我选__________,出自作品:《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②理由:
    28.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3)、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
    (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⑸、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⑹、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
    三、阅读知识
    议 论 文
    1、议论文的概念:又称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
    2、议论文的分类:从议论方式来看,议论文分为立论、驳论两种。
    3、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4、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1)论点: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能看出哪是主哪是从,哪是纲哪是目。
    (2)论据:常用的论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实践检验的,为社会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等。
    (3)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四种:第一,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第二,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论证论点;第三,对比论证。拿正反两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第四,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5、议论文论点出现的五种形式:
    (1)题目本身就是论点。(2)在文章开头提出论点。
    (3)在文章的中间提出论点。(4)在文章的结尾提出论点。
    (5)在文章中归纳出论点。
    6、议论文论据的两种形式:摆事实,讲道理。
    7、议论文的论证及常见的五种论证方法:
    (1)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2)引证法:用一致的公认的道理、原则作论据来证明个别性的论点。
    (3)对比论证: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
    (4)类比论证:根据已知事物的性质推断出另一类事物也具有这种性质。
    (5)喻证法: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8、议论文的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9、议论文的结构的两大类型
    议论文的“横”式结构及“纵”式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横式结构:总论——分论——总论。纵式结构:“逐层深入论述”。分析议论文结构,先要弄清楚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过度句及过渡性词语。
    10、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驳论、立驳结合。
    11、议论文语言有如下特点——准确性、概括性、主动性。
    12、阅读议论文,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1)找准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有的文章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的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也有的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
    除了以上分析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来找论点外,还可以用一下方法:第一、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第二、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第三、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注意区别: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如《谈骨气》是论题,不是论点,但它里边包含着论点,以它为线索去分析,就能找到论点。
    (2)分析论据:第一、分清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第二、找出此论据是用来证明什么观点的。
    (3)明确论证方法:辨别文章中使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中的哪些方法。其中举例论证容易看出来,道理论证一般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比喻论证往往是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方式;对比论证一般找出正反两面的论述。
    (4)分析结构:议论文一般结构是引论——本论——结论。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
    (5)分析语言特点: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赐予。议论文的语言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议论文的语言还很严密周到,没有疏漏,无懈可击。我们在进行分析是,亦不可忽略此点。
    13、注意一般性的阅读能力。
    (1)结合语境理解关键性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能体会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
    (3)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的词语。
    (4)能划出文章的层次和结构,看出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文章的基本思路。
    (5)从文章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6)能正确地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
    (7)领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阅读步骤:一是整体感知,二是梳理文脉,三是筛选信息,四是代入问题,五是确定范围,六是前后推敲,七是磨练语言,八是得出答案。
    14、注重特殊能力
    (1)理解论据、论点及其关系,能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解议论文的基本思路。
    (3)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
    (4)初步理解议论语言严密概括的特点。
    15、综观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的议论文阅读,我们不难看出有以下特点:
    (1)选文注重了选取那些表现中华民族美德、注重青少年修养方面的文章。如《读书、养气、写作》《宽容是美德》等等,在中考阅读训练时,我们要对这类文章的阅读予以关注。
    (2)在题型的设计上,主观题所占的比例很大,同时注重设计了一些探究题,如谈对某一观点的看法,补充某一观点的论据等等,这就靠平时的多积累,多练习了。
    16、议论文中的开放题和创新题
    议论文中开放题和创新题主要以三种题型出现:
    (1)围绕观点谈感受、写经历。解答此类题要注意紧扣住观点谈感受,写清感受到与观点相关的启示。写经历,要写清观点所起的作用和事件过程。写经历最好写亲身经历,切忌不要写名人事理。
    (2)评述观点。对观点的评述要做到言之有理,紧扣住文章中论证观点的有关论据,结合自己的理解,正确的评述。
    (3)材料探究。一是要分析、比较、筛选、整合重要信息;二是要写出探究结论。
    (4)补写论证。一定要注意论据中的事例的真实性、典型性,以及论据能否证明论点。论据的补写在前面已有说明,再次不再赘述。
    四、中考阅读
    阅读议论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完成29-32题。(13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19日,有改动)
    29.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30.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31.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做什么32.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3.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限制在所学初中教材的范围内)。(2分)
    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
    五、综合性学习。
    34..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
    35、右图是2010年上海世时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它是一个活泼可爱的汉字“人”的卡通造型,也被视为一滴俏皮的水。请从这幅图中任选“海宝”的两个部位介绍其特点及寓意(2分)
    参考答案
    一、(一)1. mǐn shǔ wǎnɡ yí ruò sǎn xuān ránzhé mí yǐ jí jì zhuàn rén xū
    2.(1)顺着,就着 模仿,这里指雕刻(2)赠(3)代词,它,指代中轩敞者(4)语气助词 了(5)举 不相类似(6)平(7)清楚明白(8)竟然 满
    3.(1)有 又(2)诎 屈(3)衡 横
    4.(1)张潮 虞初新志 魏学洢 明 说明
    (2)“大苏泛赤壁”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 后赤壁赋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技亦灵怪矣哉
    5.D 6.B 8. 7.B
    9.(1)C(2)B(3)A(4)A(5)C
    10.(1)苏东坡、黄鲁直一起观看一轴手卷。
    (2)船尾横放着一只船桨。
    (3)再刻上一枚篆字印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4)总计在这一只小船上,刻有五个人物,八扇窗子。
    (5)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则数、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11.(1)文字少,传播信息量大。如第2段用380多个字,写了船、舱、窗、雕栏、刻字等物。
    (2)用语前后照应、互相关联。如船尾与船头关联、照应。“楫”与“居右者”“居左者”照应,“左手倚一……”与“右手攀……”关联,“右手执蒲”“左手抚炉”关联,“其人”与“居左者”照应。
    (3)本文有些段落运用了描写,写出特点,把无生命的核舟描绘得生动、传神。如“中峨冠而多髯者”写出东坡的外貌特征;“右手攀趾,若啸呼状”写出舟子的姿态特征。
    12.(1)因势利导(2)独具匠心 (3)栩栩如生
    (一)13. 魏学洢 说明文 大苏泛赤壁
    14.()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他)曾经赠给我一个桃核刻成的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
    ()打开窗子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15. 生活时代 姓名 精湛技艺 来历 大小 格局
    16. 数字说明(列数字) 写核舟的体积之小,突出雕刻者高超的技艺
    17.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18. 船在中间处高起,上有箬篷覆盖,两旁各有四扇窗子,且能自由开关,有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分别刻有8个字。
    (二)19. rán juàn mí shǔ
    20.右 左 右 左 左 右 右 左 右 右 左 左
    21.A
    22.ACE
    23.(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左手抚鲁直背;苏黄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3)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24.生动描述核舟上的人物姿态和神情,具体说明雕刻者精湛的技艺。
    二、25. (林 冲)示例:发配沧州府 风雪山神庙
    (鲁 达)示例:大闹五台山 倒拔垂杨柳
    (每个人物任选两个情节,符合要求即可。)
    26. D
    27.提示:“理由”示例:贝多芬:隐忍苦难,抗争命运,创造欢乐,给人们以安慰、勇气和力量。保尔柯察金: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诸葛亮:智慧超群,忠君爱国。鲁智深: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28.(1) 三苏:苏洵、苏轼、苏 辙(2)李白(3)项羽(4)范仲淹(5)屈原(6)司马迁
    四、29. 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30. ①引出中心论点,②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1. 都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四是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或: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2分)
    32. 对比论证。把“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不同认识加以对比,强调突出了“优秀的人”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的观点。(答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也给分;只答道理论证不给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共3分。)
    33. 示例:居里夫人埋头在实验室里用了三年零九个月,从8吨废沥青中提炼出一克镭。(凡举教材中所涉及的事例,如海伦•凯勒、邓稼先、宋濂、司马迁等均可)(2分)
    五、34.(共4分)答案示例:(1)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弄巧成拙、如此宣传、“榜样”(2分,答成“乱涂乱画”不给分)(2)讽刺那些自己的言行效果与主观愿望恰恰相反的现象。
    35.(2分)答题示例:(1)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可爱而俏皮。(2)拳头:翘起的大拇指,表示对举办世博会充满自信。也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3)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充满了对未来城市的期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