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还有一些特殊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香花,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箱奇珍。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花异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光辉! 11.第一段引用几副名联的作用是什么? 12.文章主要介绍了对联的哪些知识?请简要概括出来。 13.文章主要运用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请选择一种举例说明其作用。 14.结合本文所学知识,对文中划线的一副对联进行赏析。 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参考答案:1.略 2.略 3.⑴少、丰;语言简洁而含义丰富。⑵遗;不留下一点力气,指非常尽力。⑶舞;半夜听到鸡鸣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志士及时奋发。 4.⑴这副对联意思是说从事笔墨营生的人不要随便地因为忙而出错,年老以后落得个声名狼藉是最可怕的。也属于正对。笔墨出错还能修改,声名狼藉难以挽回。⑵这副对联字面上容易理解,二月的杏花八月的桂花耀人眼目,三更的灯火五更的鸡鸣催促我及时奋发。上下联属于正对,从不同角度说明同一事理,内容上互为补充。⑶这个比喻句说出了对联篇幅小,对仗工整,而且含义丰富的特点。 5.读书、写作、惜时、谦虚、养生;喜爱。 6.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7.这句话是说对诗文的探究,要像猎人追捕猎物一样执着,勇往直前。那样,才能有获取成功的愉悦,才能真正领悟读书的快乐。如果中途停止,那么,成功的快乐将永远无法感受到。 8.这句话用比喻形象地指出读书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被别人的思想所禁锢。 9.古代科考多在二月八月,所以高中状元者,又称折桂。字面上容易理解,二月的杏花八月的桂花耀人眼目,三更的灯火五更的鸡鸣催促我及时奋发。上下联属于正对,从不同角度说明同一事理,内容上互为补充。 10.略 11.①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对联知识的介绍。 12.介绍了对联的定义、种类、起源和发展、写法、意义与影响。 13.①举例子: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作用:具体说明对联特殊写法中“集句”的特点。②分类别: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作用:让读者具体清楚地了解对联的常见类型。 14.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