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二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语文复习资料:《阿炳在1950》知识点检测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阿炳在1950
    【同步达纲练习】
    一、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无锡(xī) 勒令(lè) 携式(xié)
    B.稀罕(xī) 纯粹(cuì) 衣钵(bō)
    C.寡妇(guǎ) 糯米(nuò) 尽管(jìn)
    D.立即(jí) 推荐(jiàn) 琵琶(pí)(pá)
    二、请选出每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将其改正过来
    1.A.皆然不同 (  )
    2.A.步履 B.享誉 C.颠峰 (  )
    3.A.诞生 B.旋律 C.泠听 (  )
    4.A.搀扶 B.报畴 C.耗尽 (  )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一年是1918年,阿炳正式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了雷尊殿的新当家。
    衣钵: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饭碗,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B.三四十年代的无锡人对阿炳和他的老伴催弟两人步履蹒跚的身影是再熟悉不过了。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C.我们现在听到阿炳的音乐,不管是阿炳亲自演奏的,还是其他人改编的版本,都会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高山仰止:抬起头望见高耸的山峰,形容尊敬崇拜的情感。
    D.阿炳常到无锡棚下街一带卖唱,因为这里商店、码头、渔船较多。
    卖唱:在街头或公共场所歌唱挣钱。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阿炳常到无锡棚下街一带卖唱,因为这里商店、码头、渔船较多。当幽远的二胡声渐渐传来,人们知道,阿炳正向这里走来。人们会拥向阿炳,有人高声喊着出多少多少钱点他的曲子,此时阿炳显得非常得意。如遇知音,阿炳会更加高兴。
    这时的阿炳和他的听众肯定想不到,若干年后这样的旋律会成为享誉世界的经典音乐作品,会一次次引得掌声雷动,使数不清的人如痴如醉。
    听过阿炳音乐的人说,无锡地处南方,一年四季和风细雨;无锡人不愠不火,喜怒不形于色;无锡人喜吃甜食和糯米,所以阿炳的音乐才格外地婉转柔美。
    阿炳每天上街卖艺,有人看到他穿着破长衫,戴着一副断了腿的墨镜,便认为他是叫花子。其实阿炳与一般寄生于社会的叫花子截然不同。
    杨荫浏教授在《阿炳小传》中写道:他从来没有随便收取人家施舍的一个钱。他是纯粹靠演唱来维持生活,从不向人乞怜。人家叫他演奏,他才演奏,人家给他报酬,他并不道谢,也不争多嫌少。有时人家请他表演,即使不给他钱,他也一样很高兴地弹拉演唱。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完全的。
    B.施舍:把财务送给穷人、出家人或慈善机构。
    C.报酬: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的钱或实物。
    D.乞怜:显出可怜的样子,乞求别人同情。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阿炳非常得意是因为有那么多人来听阿炳的演奏,阿炳可以挣到很多钱了。
    B.阿炳认为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听他的音乐,以后不必为生计而发愁了。
    C.阿炳一生热爱音乐,自己的音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因此阿炳非常得意。
    D.阿炳非常得意是因为有人高声喊着出多少多少钱点他的曲子。
    3.文中说“阿炳与一般寄生于社会的叫花子截然不同”,你能说出理由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回 老 街走走
    舒婷
    有支流行歌曲叫《常回家看看》,歌词满动人的,唱得一些个做父母的,鼻子一阵阵发酸。现代人的家,都在一格格的火柴盒里,外观千篇一律,里头的装修与格局也大同小异。幸亏游子们再健忘,可能走错楼栋,进错梯道,决不会叫错爹妈。
    从前我们的家不是这样的。
    城里的家,不是在什么胡同里,就是什么小巷深处,歪着一棵老槐或撑着两树枇杷──至于丁香和油纸伞,那是在戴望舒的雨巷才有的。风大的时候,常有一两件衣裳从横架着的竹竿上飘落,罩在路人的肩或头,有些故事由此发生。乡下的家,再穷都有自己的院落,墙头摇曳着狗尾巴草,屋后一窝鸡两丘韭。孩子回家,当妈的急急去摸鸡屁股,捋一把嫩韭,炒得香味直钻入骨髓,多少年都不会忘。
    我的童年在外婆家度过,住在八卦埕,想想这个地名有多么弯弯绕!厦门最老的区街之一。它那几条街巷的名字都极其生动传神:“打锡街”,住的多是工匠;“夹板寮”,房子的简陋可想而知;“曾姑娘巷”,原是有个曾姑娘祠堂的,碑文说她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放学后特地去看她的画像,扁扁的圆脸上一双细细的小眼睛罢了。十分失望,从此对古书中的形容词,甚怀疑。
    只要有时间,我还是愿意回老街走走。
    在城市的夹缝中,总有几处被遗忘的角落。比如开元路,没有酒楼没有超市也没有发廊,只有小杂货店和补鞋摊。比较现代化的是一部公共电话,从居家里逶迤拉出,搁在门口木凳上,由一个抠着趾缝的老头看守。稍过去一点的骑楼下,摆一张矮桌,乌黑的茶具,几个打牌的老人,押着一毛钱十根的筹码。日子在这里悠悠打了个旋,继续慢慢流了去。
    又比如打锡街,那么窄,张着两只手,可以同时李家抓两根葱,王家讨一撮盐;那么短,站在这一端,可以看到那一端的大马路车水马龙;却又是这么兴旺,白天家家都摆出点什么卖卖:茯苓糕、鲜鸡蛋、烧肉粽、金箔银纸、本地青皮芒果;或者找点事做做:缝补、修伞、代书、打金器。总是熙熙攘攘,看起来好像是邻里之间的买来卖去而已。晚上,都把小饭桌摆到门口,人要路过,须侧着身,常常不是碰翻了这家的小酒盅,就是打撒了那家的海蛎面线汤。不过不要紧,进出这里的人至少有个点头交情。熟而又熟的走不到家门,就被揪住坐下喝两口。免不了吵架,吵起来声情并茂,平日里搓衣掌勺低眉顺眼的妇女,这个时候口才极好,倾街倾巷。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